“那段历史就像沉船一样,是需要被打捞的记忆。” 江阴:一场赌上舰船与生命的“死战”

关注这场在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海空战役,不仅是将这一段历史沉船“打捞”,而更在于昭示后人,无强大海军,便无稳固国防。

责任编辑:姚忆江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吴非 薛小丽 康宁

江阴长山脚下的江面,曾经是中国海军军舰、各商船和民船沉没之处。现在,一家石油企业的管道架设在江面,平台上的工人来来往往,但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江阴阻塞战。 (陈之琰/图)

编者按:1937年夏末秋初的江阴,国民党以海军自沉军舰和商轮43艘,民船、盐船185艘,中央海军主力第一、第二舰队覆没的代价,在一段时间内迟滞了日本海军舰队溯江而上,上海146家重要工厂、2500多技术工人得以紧急后撤。

江面上的战况无疑是悲壮的,由海军将领亲自实施沉江阻塞之计则更为悲壮。

关注这场在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海空战役,不仅是将这一段历史沉船“打捞”,而更在于昭示后人,无强大海军,便无稳固国防。

2015年3月的一天,徐泉法站在江阴忙碌着的石油码头远望,“没有什么人会走到这里,也很少有人知道,国民党的舰船和一百多艘民船、盐船都曾经沉在眼前的这片江面之下。”

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江阴市史志办一直研究共产党历史的徐泉法才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故乡江阴,曾发生过一场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海空战役。

“那里就是长山,对岸就是靖江。”透过层层的管道与铁架,位于长江咽喉处的长山隐约可见。然而,即便是今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也很少知道在中国海军发展历史中不可替代的那一役。

“很长一段时间,那段历史就像一艘沉船一样。”徐泉法说。

中央海军无奈“自杀”

“1937年的夏天,据说这江边码头的哭声曾经震动两岸。”徐泉法沿着江边慢慢走着,平静的江面上只能看到几网渔网。他说,那档案里书写的哭声,是他对江阴这段历史最深刻的印象。

这哭声的根源是葛克信接到的一封密电。

1937年8月16日,时任江苏省仪征县县长葛克信突然接到省政府密电,让他去位于仪征县东南部的十二圩码头等候两位省府专员。

第二日,一艘小轮船载着两位专员进入了葛克信的视野。二人“形色匆忙紧张”,上岸后便要求他屏退左右。经过一番密谈,葛克信这才知道两位专员的真正来意:省政府奉海军部命令,要求征集两百艘大船,并限三天内征齐。别无对策的省政府无处可托,就把主意打在十二圩江面的运盐船上来了。

仪征南滨长江,县境的十二圩是淮盐的一大集散地,因此在十二圩江面经常停泊着几百只大大小小运盐的民船。这些船最大的可载运几千吨盐,最小的也能载运五百吨。

虽然葛克信知道,十二圩上的盐船多是暂停于县境,而并非属于县民。其造价,大者需二三万元,小者至少也要几千元。但是面对省政府的命令,他这个地方官可不敢怠慢。当夜,他便召集船民组织“十八帮公所”的董事和代表开会,&l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