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西藏神秘化”纪录片《第三极》中的西藏
6集电视纪录片《第三极》在一个视频网站上的播放记录超过两千万次,平均每集都超过300万次——仅次于几年前就放在网上的《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评价:“这个纪录片让我终于找到了去西藏的理由”。
责任编辑:李晓婷 袁蕾 刘悠翔 实习生 席郁兰 陆璐
跟同伴们一样,喇嘛兼藏医次成用的是iPhone,原因很简单:它有藏语的操作系统。至于为什么有藏语系统,无人知晓。一个说法是:乔布斯修禅。
从美国公司到青藏高原,就这样被一部手机联系起来。
这是6集电视纪录片《第三极》的其中一幕,该片在一个视频网站上的播放记录超过两千万次,平均每集都超过300万次——仅次于几年前就放在网上的《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评价:“这个纪录片让我终于找到了去西藏的理由”。
网络一片热议,都以为这部片子是引进的。总制片人、CCTV4的新闻部副主任王未来说,一开始他们还有点窃喜,后来越想越不对,“这表明大家对国产的纪录片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
请核实: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除了iPhone,次成还有各式各样的现代电子装备。他一边在存在了千万年的山洞里修行,一边用互联网研究一种据说能治中风的藏药,它最主要的成分是石头。为了蒸煮石头,他需要千里迢迢去一个特定的圣湖采水。
“我不想拍一个过去的西藏。”《第三极》导演曾海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在拟定脚本时,最终舍弃了那些闻名遐迩的文化符号: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出现在片子里的,是西藏普通人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
摄制组用半年时间,从各种各样的线索中,最终确定了一百多个有可能拍摄的故事。
曾海若请了六位“对西藏有一定了解,又不是特别了解”的调研员,带着他搜集的关于西藏的报道一一去核实,每次都要求写一份报告:这是个什么故事?有哪些主人公?他们有什么样的性格、爱好、特长和惧怕的东西?拍摄的不可确定性和意外之喜都是什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