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血战平型关

平型关大捷,自1598年露梁海战以降,中国对日本的首次军事胜利,成了“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从1937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八路军人数猛增到90万人左右。

责任编辑:史哲 姚忆江 助理编辑 刘雨桦

(何籽/图)

自1598年露梁海战以降,中国对日本的首次军事胜利

历史属于过去,但同样可以昭示未来。

70年前,中国军民在亚洲战场牵制敌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自1937年至1945年,中华民族与侵略者殊死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不屈不挠的抗战历史中,不乏名扬四海的经典战役,有的以少胜多,有的出奇制胜,有的面对强敌殊死抵抗、场面悲壮。

中国抗日战争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由孤军奋斗,演为联合盟邦,在不同地域共同击败日本,形成了强大的中国力量。

在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我们掩卷长思,尤应铭记家国之殇,深思抗战精神,夯实我们的国家记忆,夯实一个大国的理性和责任。

从本期起到9月初,南方周末邀请军方将领、地方抗战历史专家与记者一起,探寻战场之上的悲壮激烈,追索胜利背后的家国情仇,缅怀战火燃点的人性光芒,珍视战争凝聚的中国力量。敬请垂注。

平型关大捷,成了“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从1937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八路军人数猛增到90万人左右。

在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决策、指挥和参加平型关战斗的各级指挥员,有278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元帅3位、大将1位、上将11位、中将36位、少将227位。

“希望能找到烈士的家属,这里太冷清了。”

晋北3月的风依旧刺骨。从北京一路向西三百公里,听到第一个响亮的地名即是平型关。

2015年3月17日,45岁的李保安用他的东风皮卡把南方周末记者带到了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名字的乔沟。

站在乔沟沟底,几乎在一瞬间就能理解七十多年前115师师长林彪为什么会把这里选作对日第一战的战场——仅能勉强容一辆汽车通过的土路,两边则是高达20米左右的陡崖,沟内没有任何躲藏之处。

乔沟这条长10公里、宽不足10米的峡谷古道,西达雁门,东通京蓟。蒙古骑兵正是由此进入中原。1930年代,它是灵丘通往太原的必经之路。也因此成为一千日酋的绝地。

给人民一个振奋

1937年9月24日夜,天黑得像锅底。

雨一直下,并引发了山洪。数千名20岁上下的小伙子半夜在雨中急行,标有八路军番号的灰军装透湿。

“战士们最希望的是天上多打闪,可以趁着瞬间的亮光放开步子往前跑。”这一夜,烙在115师686团司号员强勇记忆里,当时他只有14岁。担心被洪水冲走,强勇过山沟时使劲拽住马尾巴。他两名身体较弱的战友就被冲走了。

晋北9月,夜间气温已很低(那年9月19日中秋节,平型关、雁门关一带曾降大雪),数千战士着单衣,走最难走的毛毛道,冒雨行进为的是赶到设伏地——乔沟。

跨黄河进山西,30岁的林彪一路沉默不语。晋北有个土豆和面炒制而成的吃食叫块垒,林彪心中也有个块垒:抗日第一仗。

1937年8月25日,陕北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辖115、120、129三个师。其中115师由红1、3军团和陕南红军第74师组成,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

“知天知地,胜可乃全。”林彪深谙孙子之道,战前5天,他乘坐晋绥军副司令孙楚派的车亲临平型关一带进行侦察。他看中了平型关以东5公里白崖台下的乔沟,“在这里设伏,条件不错”。

先秦时期,平型关曾被称为&l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