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法”四天 立法法“税收法定”修订逆转背后
四天之间,事关民祉的“税率法定”条款重回立法法,并最终通过表决,这次立法逆转幕后究竟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责任编辑:王小乔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丁子荃
四天之间,事关民祉的“税率法定”条款重回立法法,并最终通过表决,这次立法逆转幕后究竟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5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最后一天,大会以2761票赞成,81票反对,33票弃权的高票表决通过对立法法的修改。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感叹:功德圆满。法治就是这样点滴推进的,借用龙应台的书名《孩子,你慢慢来》,中国法治在路上,我们都不要急!
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当天看到这则新闻时,“并没有特别兴奋”,对他来说,“惊心动魄、永生难忘”的十几个小时是在5天之前。
3月8日,两会代表委员们发现,立法法修正案三审稿中关于税收法定的条款,较之前的二审稿发生重大变化。二审稿中“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要制定法律,被简化为“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要制定法律。
立法法是一部规范立法活动的重要上位法,被称为“管法的法”,上述修改引发了人们对政府部门借此绕开人大,“随意”调整税率和税制的忧惧。
短短几天中,会场内外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学者、媒体联动,通过发言、联名提交建议书、向有关部门递材料、召开研讨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最终推动“税率法定”在四天后重入立法法,并通过大会表决。
“以我作为法学专业人士的观察,从三审稿突然修改到投票之间短短几天内,这么大的条文变动,在中国立法史上真的极端少见。”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很强的民意,是一次立法法中的“立法民主化”的活试验,“就是过程有一点惊心动魄”。
税收法定“缩水”
“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3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影视剧作家赵冬苓在人民大会堂拿到了立法法(草案)三审稿,她立即翻到税收法定相关第六条,“当时几乎都愣住了”。下午5点,她在朋友圈吐槽:“大后退了!”
一天前,她接受媒体采访时还信心满满地说,“我对立法法的评价很高,早就急着去投这张赞成票了。只要涉及税的,以后都要由人大立法。”
今年62岁的赵冬苓短发圆脸,说话爽直,是一位得过华表奖、金鸡奖和飞天奖的影视剧作家。她对财税本是外行,2013年当上人大代表后,她在别人建议下找刘剑文等财税学者帮忙,在当年两会上提交《关于终止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规定或者条例的议案》,提议人大收回1985年授予国务院的立法权,被称为当年“最有含金量的议案”。
在大多数国家,“无代表,不纳税”“未经纳税人同意,政府不得征税”等已是深入人心的传统。我国宪法也规定,全国人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