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别报道·经济加减法】摸底地方债
债务金额多报一点还是少报一点,政府负责兜底的比重调高一点还是调低一点,对于地方官来说,这关系到的是当地经济下一步的发展腾挪空间,尤其是在经济换挡降速、财政收入也连续放缓的“新常态”的当下。
责任编辑:王小乔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债务金额多报一点还是少报一点,政府负责兜底的比重调高一点还是调低一点,对于地方官来说,这关系到的是当地经济下一步的发展腾挪空间,尤其是在经济换挡降速、财政收入也连续放缓的“新常态”的当下。
“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能不能多给点出路?”2015年3月8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的一个小组会议上,南方周末记者见到一位来自中部地区的市长就地方债问题向财政部一位副部长进言。
这位市长说,目前中央对地方债管理很严,首先是控制总体规模,其次还债之前要拿出预算,再次要化解存量债务。但目前地方政府面临两大“要命的”问题,一是存量债务怎么办,“地方政府的预算盘子中央是知道的,尽管给了这个口子,现实性有多大呢?能够化解吗?何年何时?”二是一部分在建的工程资金链如何不中断,“(某重点项目)我已经花1个亿,5个多亿要继续花,但既不允许搞政府融资平台,又不能按企业贷款的办法作为政府投资,到底怎么办?你们说发地方债券,但是只能到省一级人民政府,那么市县这一级的在建项目怎么办?”
“我感到这个出路给得不宽,很窄,有时候可能有点走不下去。”他说。
面对地方官员的直言,之前也做过地方官的这位财政部副部长回答说,“你说的都是对的。实际上刚才你提到后面这两个问题,都已经有办法。在建项目银行会继续放贷,存量债务我们允许发新债替换旧债,规模还可以。”
虽然他并未就此具体说明,但据经济观察网3月6日报道,财政部已经批复了3万亿的存量债务置换,其中1万亿的额度已经批复到各省财政厅。这一消息在资本市场上广为流传,但财政部尚未对此做出回应。市场分析认为,若能把原来融资平台期限短、利率高的债务置换成低成本、期限长的债务,可以降低地方债的期限错配风险。
这样的对话,在两会期间并非孤例。敏感的地方债问题,在今年两会上被数位地方代表提及,财政部长楼继伟在新闻发布会上也首先被问及此事,大背景正是中央正在进行着一场地方债摸底。
多报还是少报,是一个问题
对这次财政部摸底地方债的目标——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