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的春节

1915年,农历乙卯年,民国四年,是个兔年。这年春节,在京的鲁迅过得萧散清简。

责任编辑:朱又可

(本文首发于2015年2月12日《南方周末》)

1915年,农历乙卯年,民国四年,是个兔年。

这年的公历2月14日,正是农历正月初一。

在前一日的晚上,亦即除夕之夜,按说乃中国人一年中最是欣幸的日子,学者吴宓却颇是怅怅。日记中,他记道除夕当夜“夜中梦境萦扰,转侧无寐,又苦寒不舒”,可见甚不能安枕。翌日初一,“市肆均关,均无所谓”,更是无聊。吴宓曾自谓“素多杂思,常觉心境烦恼”,当此岁末,平居无事,善感敏感的他自然特多冥想。

民国四年的中国,仍旧处在时代的新旧挣扎之中,吴宓显然也敏锐地意识到了时局的复杂。年初二(2月15日)的日记里,他指出中国的现状是“新旧对峙,无从判决”,承认“时至今日,学说理解,非适合世界现势,不足促国民之进步”,但“尽弃旧物,又失其国性之依凭”,因此可能的“唯一两全调和之法”,即于“旧学说另下新理解,以期有裨实是”。并特为强调,果能达臻此道之人,“非能洞悉世界趋势,与中国学术思潮之本源者,不可妄为”。“旧学说另下新理解”,这是吴宓一百年前为中国学术发展指明的路,于今视之,我们不得不问一句,我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回复

2015-02-24

<script>alert("54321")</script>

2015-02-24

<script>alert("xss")</script>

回复

2015-02-24

<script>alert("xss")</script>

回复

2015-02-23

他写道:“今日祖国百事待举,须人人尽力始克有济。位不在卑,禄不在薄,须对得住良心,对得住祖国而已矣。幼时在里,观族人祭祀,习闻赞礼者唱曰‘执事者各司其事’,此七字救过金丹也。” “执事者各司其事”,似乎一百年后的我们还该继续将此七字奉若金丹。

lwtz
回复

lwtz

2015-02-19

“执事者各司其事”,似乎一百年后…… —————— 不必跳到一百年后,不如说是百年中在各种寻常或者特别或者紧急状况下,人们往往出于内在的示意,表现出自发、自动、自觉的行为,这也是一种常态 地道战:鬼子进村了,你们各自为战,村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