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说】我的中文

2015年我70岁,我还需要学我的母语吗?是的,语言是我们存在的家乡。如果不谈我小时候学的拉丁文这类的古代语言的话,我最少有三种家乡,汉语就是其中一个。

责任编辑:朱又可

国庆节前几天我在广西大学作过一个报告。南宁的同事们要求我谈汉学对中国学者有什么用。报告结束后来了一个姑娘问我,我能不能够提升我中文的发音。还加了一句奇怪的话,“在德国肯定会有好多孔子学院”。她好像觉得我这个已经教20年现代汉语、20年古代汉语的人还需要一个中国来的老师教我标准的发音。从理论来说她是对的,因为连孔子也说过他还会需要一个老师。

几个星期前另外一个中国学生在汕头大学看了我在《南方周末》发表的散文后,告诉我,如果我多用书面语言,我的小品才更好。另外,一个留在德国的中国商人说我的中文是娃娃中文。每一次《南方周末》发表了我的文章后,她拼命地给我修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回复

2015-02-24

多个家园。。。

回复

2015-02-24

多学几种语言,就是多建几处住所。可以说是狡兔三窟、也可以说是精神家园富足多元。能不时自由穿梭在自己城乡居所间,心远地偏,也是甚好。

lwtz
回复

lwtz

2015-02-10

顾彬先生莫要生气,我们为那几位对你表示你的汉语发音要提高、请你写文章多用书面语言的学生的唐突无知向你道歉,他们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许他们本人没啥知觉,却使旁人也许感觉羞愧,因为他们的知觉或者感觉细胞有严重问题 莫说顾先生了,就是在春晚表演节目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有的中文发音相当不错,但这不是重要之处,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是,这些外国学生使用的汉语语汇与普通年龄相仿的中国青年相比就是比较新奇有趣味,这是为什么,汉语德语英语等等,不同的语言是浮在上面的,而稳固在下面的只能是先验的基因和审美感应感知能力以及对某种语言的认知力亲和力

回复

2015-02-09

顾老师中文很好。

回复

2015-02-05

我佩服所有学中文的外国人,对那些能读懂文言古文的外国人更是敬佩。

回复

2015-02-01

艺术殿堂里,顾彬教授是一个伟人!无论如何地尊崇!

回复

2015-02-01

有童心的诗人是最好的诗人,生态、干净、无污染。此文可谓语言形式的<<童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