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楼影院】《熔炉》:一部改变国家法律的电影
《熔炉》在拍摄之时或许未曾想到有朝一日能够为受害孩子们翻案,更不敢想象能够推动韩国《熔炉法》的立法成功。可时至今日,影片却因影迷们的口耳相传不仅成为韩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一面重要旗帜,同时更提醒了我们,影像自身所肩负的社会使命是多么的神圣而重大。
2011年,一部小成本制作引发了来自韩国全体国民的争相热议。有趣的是,该片在并未受到代表韩国电影最高荣誉的青龙奖与大钟奖足够重视的状况下,却成为了韩国历史上第一部改变本国法律制度的影片。这部动员了包括前任总统李明博在内的近十分之一韩国民众观看的电影,所引发的话题讨论之强烈,甚至于早已盖过了影片本身,继而上升为年度现象级的社会事件。那么,当我们既能够结合现实,同时又回归到影片本身,从影像的角度来重新看待《熔炉》时,或许才能更好地发掘出影像本身无穷的魅力以及影像所肩负的社会使命。
影片改编自韩国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说,而小说则取材于发生在光州聋哑学校的真实事件,也正是由于小说出版后所引发的巨大轰动,吸引了当时正在服兵役的孔侑,最终经过多方努力,方才有了如今的电影版本。而由于是改编自真实发生的故事,在剧情方面也必然有着相应严格的限制与流程,导演想要在此方面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不大。所幸,黄东赫在严格遵循故事真实性的基础上,最终既保证了影片出色的完成度,也赋予了该片异常鲜明的影像风格,着实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