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茶座】好一个“无比正确”

相信中华文明内生的光明,手握大权的人不要去破坏它,纠正那些明显歧视和压抑传统文化的做法,让其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汇中自然生长,就好。

责任编辑:陈恺辰 蔡军剑

很好奇,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组织学生观看的孔子等传统文化宣传片,究竟长什么样?据我所知,受百年来彻底反传统观念的笼罩,像《论语》这样活生生的经典,若不是靠于丹这类颇受学界争议的“快乐”推销,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并不大。倘若学生们不仅没从“宣传片”中体会到什么孔颜乐处,反而对被禁止过“圣诞”心生不满——这简直是必然的—&mdash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5-01-10

更正,“顺口"应为"信口"。

ljgc0322

2015-01-10

忍着强烈的不同意看完了全文,最后一段终于暴露了作者的本性!不想着靠自己去争取自由却期盼着由圣君来拯救自己,作者跟校方一样深受封建家长制的毒害,都是同一类人,这就是作者口中的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人!在作者看来这是偶然性(伟大的传统偶然地熏陶出了几个人渣),在我看来这是必然性(“伟大的”传统必然造就大量这样的“家长”和奴.隶)!不知道作者“内生的光明”的依据在哪里?百年来的进进退退、起起伏伏还不够启迪作者无来由的、无依据的、不知所谓的对“伟大”传统的执念!在作者意识中康梁、孙文、胡.耀.邦等辈瞬间成了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小丑”,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亦成了顺口雌黄、无痛呻吟之辈。置文艺复兴以来无数为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事业艰苦奋斗甚至英勇就义的人于何地?作者令我想起了林.彪说的,毛.泽.东思想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没有严格地按照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工作而已!就算撇开本质上的劣根性不说,假设它是那么的光明和优良,那么请问作者可操作性、确定性(而不是中奖率)在哪里?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5-01-10

忍着强烈的不同意看完了全文,最后一段终于暴露了作者的本性!不想着靠自己去争取自由却期盼着由圣君来拯救自己,作者跟校方一样深受封建家长制的毒害,都是同一类人,这就是作者口中的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人!在作者看来这是偶然性(伟大的传统偶然地熏陶出了几个人渣),在我看来这是必然性(“伟大的”传统必然造就大量这样的“家长”和奴.隶)!不知道作者“内生的光明”的依据在哪里?百年来的进进退退、起起伏伏还不够启迪作者无来由的、无依据的、不知所谓的对“伟大”传统的执念!在作者意识中康梁、孙文、胡.耀.邦等辈瞬间成了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小丑”,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亦成了顺口雌黄、无痛呻吟之辈。置文艺复兴以来无数为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事业艰苦奋斗甚至英勇就义的人于何地?作者令我想起了林.彪说的,毛.泽.东思想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没有严格地按照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工作而已!就算撇开本质上的劣根性不说,假设它是那么的光明和优良,那么请问作者可操作性、确定性(而不是中奖率)在哪里?

回复

2015-01-09

我们的确需要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来阐释中国的自由传统,为现代中国人寻找安身立命的意义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