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上海踩踏事故四大诱因:预案、台阶、信息、日常

“现在来看,陈毅广场是台阶式的,如果人流拥挤,毫无疑问是有可能发生踩踏事故的。”

预案:地铁有没有甩站?

“当人群密度达到一定极限时,就会由于拥挤过度导致人员之间互相影响,甚至引发推挤及被动移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人员跌倒,人群将来不及反应,造成踩踏。”这段关于踩踏的标准描述来自于一篇引用率颇高的论文(《公共场所踩踏事故分析》孙超,吴宗之),文章说:目前国内外对于人员拥挤的判别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有规定指出景区、景点内达到1㎡/人、室外达到0.75㎡/人,即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国家行政学院钟开斌教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上海的踩踏事件他今天一直在关注。他认为应当从活动前的风险防控、活动中的防控措施、活动之外的公共安全教育现状来反思这个事件。

“首先,要考察大型活动的风险评估是否到位。”钟开斌说:“尤其是上海跨年这样的事情,需要考虑敏感时间、敏感地点、敏感人群对应的风险。具体来说要考察单位时间内人流数量、人员结构如何组成等问题。应急预案是依据风险评估来制作的。”

“我们如果对事发现场画几个圈来表示,最外层的一圈要考虑的是活动周边道路交通的问题。这包括地铁过站是否甩站通过,沿线公交是否封站等措施。我记得往年上海跨年地铁都是甩站通过,今年好像没有看到这样的信息。”

“往里面一个圈是关键路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