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改书信谈

◆回应“吴阳镇殡改众生相”
12月6日A5调查版
殡改让老百姓多掏治丧费?
    说起殡葬改革,我的家乡河南省夏邑县与报道中的吴阳镇情况相似。2002年11月,爷爷去世时正值县里殡改,家里有些不太情愿地按政策要求治丧。不料,遗体火化收费高达好几千元,甚至骨灰盒也必须从火葬场下属的殡仪馆买。政策规定,火化后不得土葬,但全县却没有一个公墓或可存放骨灰的地方,最后还是得入土为安。有关部门也循声尾随而来,结果又是一笔“罚款”换得活人、死人免受折腾。
    殡改五年之后,情况照旧,人们也习惯了有钱人直接土葬,一般人火化后再交点钱土葬的“钱规则”。所谓殡改,不过是制度上确保老百姓多掏丧葬费而已。
    当然,民政部的殡葬管理条例和地方法规都规定对火葬区拒不火葬者可强制执行。记得早先曾在邻县(安徽省砀山县)的电视新闻中看到过大沿帽挖开坟墓、劈开棺木,浇上汽油,像焚烧假冒伪劣产品一样的宣传画面。不料,同学却说,他们老家(河南周口)至今还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河南郑州 李嘉


习惯殡改之后
    我的家乡是在广东梅州,据说我们客家人是背着祖宗的遗骨避战乱一路南迁的,可见对保存亲人尸骨的重视。我爷爷去世那一年还能土葬,丧事非常繁琐,花了一万多块钱,葬在村里的乱葬岗上。
    爷爷去世后不久,家乡开始实施殡葬改革。在上了年纪的人眼里,死了用火烧成灰,尸骨无存,是个很可怕的事情。我奶奶就说:“我死后不要火葬。”殡改刚开始实施时,常有人在夜里偷偷给死去的亲人下葬。但一旦让殡改队知道,则会叫来电视记者,一同前去把尸体挖出来火葬。那时一个月电视上有好几起这样的报道,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终于也就接受了火葬。我爷爷死后,我们村里死的人都实行火葬。记得2005年我大伯去世,也就花了三千多块。今年暑假我又上了一次乱葬岗,小土堆几乎看不见了,不觉得阴森森了。
广东湛江 王华

本报记者何海宁回应:
    感谢李嘉、王华两位读友的来信。
    其实在写稿过程中,我更多的思考在于:100年后,我们将如何看待这土葬的风俗,以及强制火化的殡葬改革?
    土葬,原本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千年传承;然而,殡改毕竟具有现实意义:平坟还耕,为活人争取更多的生活空间。在这里,也体现出中国政策的踟蹰: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好的,个人诉求要让位于集体主义精神。
    如果一切都是好的,那么潜规则因何而生?腐败的根源又在哪里?是个人的“丧失党性”,还是农民的“封建思想”,抑或是监督的制度性缺失?只是,偷葬依然会继续。在尊重政策和风俗两者之间,农民们更愿意选择后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收受贿赂”只是供求关系上灰色的一环。令人心痛的是,在政策和风俗博弈前行之时,埋单的只是那些买通政策而遵行风俗的人。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