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楼影院】六部带你直面人性幽暗的电影

人性的幽暗面,一直是电影大师们在试图通过影象这个艺术形式传达给人们的事实之一。

在网络上众人的点赞和催促下,19岁的Neu终于还是以震撼的直播方式结束了他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一次,人性幽暗的集中释放,除了让我们在残酷的事实面前深深地忏悔和自责,也让我们真正认识到了它的丑恶。其实,人性的幽暗面,也是电影大师们一直在试图通过影象这个艺术形式传达给人们的事实之一。

一、《彗星来的那一夜》

《彗星来的那一夜》剧照 (豆瓣/图)

还沉浸在《星际穿越》“烧脑”的物理理论中吗?看完后忙不迭地开始找其它“烧脑”神作了吗?《彗星来的那一夜》就是一部同样优秀的“烧脑”作品。本片被“多世界诠释”理论包装成了一部伪科幻片。但其实质是揭露了人性幽暗的一面。人为了自私的欲望,可以杀死甚至不惜杀死另一个有着相同样貌相同性格的“自己”。这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致命魔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它更为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其科幻成分与人性探讨给影片带来了足够的深度。

二、《狗镇》

《狗镇》剧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5-01-07

(接上一条)不同的是,斯蒂芬·金的作品众多,虽然出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甚至让人很失望的作品,但仍有多部经典作品在其中,而本片,不是他的作品,故事逻辑却与他的作品很相似,同时,还没把故事讲好,就更让我不喜欢了。    斯蒂芬·金的某些作品让人失望的地方在于,在设定了一种特殊情境后,故事中角色的行为方式哪怕以作者(或导演)设定的背景来解释也让人觉得太牵强,甚至让人感觉作者(或导演)就是故意以此来增加戏剧冲突,吸引观众。    而本片给我的这种感觉更甚,比如Hugh提出薛定谔的猫理论来解释当时情境,只说他的科学家弟弟告诉他的,而其他人竟然都买账了!比如他们对于其他平行世界里“自己”的态度,按我与我身边人的想法,是都会想去与他们交流沟通的,而故事里的角色们却都惮于去这么做,甚至满脑子想着要与之对抗甚至杀死对方!这类的槽点实在太多,让我直想说一句 what the fuck!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5-01-07

按作者的推荐去看的本片,感觉真心不怎么样,很失望,甚至有种被骗着看了的感觉。 之所以说被骗,是因为我不太相信大家真以为本片有多么好,要么被它的诸如彗星、科幻、薛定谔的猫、平行宇宙以及其他评论者给出的的“烧脑”类标签给唬住了。或许有些人评论的时候有类似这些想法:我要是不给高分说明我没看懂,那么多人打出来的高分应该是有内涵的,只是我没有足够深入地理解……    让我意外的是豆瓣上39107人(这个数字是我在豆瓣写这篇影评前的,截止目前,这个数字又跳到了39194……),居然给这片子评出了8.3分的高分,搞得我对豆瓣评分都失望了,相比之下,IMDb上19913人评出的7.1分虽然也让我觉得评得太高了,但相对豆瓣上的高分还是相对靠谱了不少。而且这部美国片,貌似并没有在中国院线上映吧?(所以豆瓣上打分的应该绝大多数都和我一样看的是盗版的……)    就因为各路影评人的不知是否真心的热捧,就有近两倍于IMDb评价人数的人在豆瓣上打分了,还打出了这么高的分数,真是让我感觉好笑。各路影评人还给出类似“烧脑”、“科幻”等标签,又把本片推得更高,实在有点滑稽而荒诞的感觉。    说回这片子,电影用各种很牵强的逻辑编出了一个看似挺有逼格的故事。看过多部斯蒂芬·金作品的人应该会对本片有类似的感觉,都是设定一种非常特殊的环境,然后描写人在这种环境下可能会产生的特殊行为。《迷雾》、《穹顶之下》、《狂犬惊魂记》等都是这样,甚至连《肖申克的救赎》、《闪灵》这些经典影片也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创作而来的。

太滆
回复

太滆

2014-12-24

是的,是连续剧里的汉尼拔

2014-12-16

狩猎那个不是汉尼拔吗 ?

回复

2014-12-21

性本恶哦,老论语哦。

2014-12-15

不应被社会表面的繁华景象所蒙蔽,其实社会上的阴暗面还是挺多的。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4-12-17

:)

2014-12-16

感谢您帮助指出错误,今后一定会做好校对工作。

回复

2014-12-16

狩猎那个不是汉尼拔吗 ?

回复

2014-12-16

感谢指正。

Lazy Boy

2014-12-15

《告白》部分第一段最后一句,“这些技术的应用,把阴暗的基调和角色们的丑恶描绘地细致入微”,“地”字也应为“得”字…… 除了这些语病外,文章还有不少其他的表达让我觉得不太适当,作者对电影的理解不好评价,但文字表达方面,应该要多加校对或者提高运用文字的能力……

回复

2014-12-16

感谢您帮助指出错误,今后一定会做好校对工作。

Lazy Boy

2014-12-15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部分倒数第二句,“哪怕被丑陋自私畸形的爱撕裂地粉身碎骨也依然如是”,其中“地”字应为“得”字……

回复

2014-12-15

挺好。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4-12-15

《告白》部分第一段最后一句,“这些技术的应用,把阴暗的基调和角色们的丑恶描绘地细致入微”,“地”字也应为“得”字…… 除了这些语病外,文章还有不少其他的表达让我觉得不太适当,作者对电影的理解不好评价,但文字表达方面,应该要多加校对或者提高运用文字的能力……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4-12-15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部分倒数第二句,“哪怕被丑陋自私畸形的爱撕裂地粉身碎骨也依然如是”,其中“地”字应为“得”字……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4-12-15

《狗镇》部分第三句,“把自身至于极高的位置无底线地宽恕他人也是一种傲慢”,其中“至于”应为“置于”,最后一句“影片结尾对强势权力所展现出威力的刻画,甚至超越了人性,引发人们更高层面的思考”,“威力的刻画”这种说法有问题,要么“有力的刻画”要么“有威力的刻画”,另外,“超越了人性”,什么超越了人性?刻画么?看得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不过作者真没表达好……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4-12-15

《彗星来的那一夜》部分,倒数第二句“人为了自私的欲望,可以杀死甚至不惜杀死另一个有着相同样貌相同性格的‘自己’”,“可以杀死”和“甚至不惜杀死”是重复的,或许是作者想把前者改成后者的,却忘了删去前者,也或许是我乱猜了,不过无论如何,这句是病句……

回复

2014-12-15

探秘心灵的阴暗,探秘罪恶的深渊,看后总有一种压抑在心里,这种电影不喜欢!可能自己喜欢更喜欢阳光吧!

回复

2014-12-15

不应被社会表面的繁华景象所蒙蔽,其实社会上的阴暗面还是挺多的。

建安风骨28
回复

建安风骨28

2014-12-14

多谢楼主推荐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