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问题,在教育之外

随着反腐力度加大,有关部门亦加紧整治教材乱象,先从选用机制入手。日前,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选用委员会中一线教师比例至少一半。

责任编辑:姚忆江 助理编辑 刘雨桦 实习生 李思文

供职于某出版社的杨英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今受网络冲击,多数普通大众读物的首印量下降至几千册,而教材发行岿然不倒,动辄上百万。

也由此,出版界有一句人尽皆知的话,叫“得教材者得天下”。这是一个暴利行业,因它是一个特殊的商品,行政调控一直没有离开过。

2002年起,教材价格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以租型、出版、发行等环节发生的行业平均成本和5%的成本利润率为基础,核定教材印张绝对金额,进一步核减教材价格。所以严格说来,单单一本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回复

2014-12-05

我太单纯了,天真以为出版届大多是有气节的知识分子,终究还是在社会风气的浸染下,多数人都在“规则”里面有,逃不出来,反而去滋养它。

回复

2014-12-01

关于微信推送里所说的仁爱版教材一事,我想我是具有发言权的,我是一名大二在读的学生,我初中是在清远市的某初中就读的,我初一一开学就听到老师吐槽,一直以来使用开的人教版教材从我们这一届开始被替换为仁爱版。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一本教材竟然附有数页的彩页广告,还有书商上门推销练习册等各种教辅,而配套教辅正文采用劣质纸张黑白印刷,附带的广告页却是全彩的。三年初中的英语学习,教材正文常常遇到老师查阅各类资料词典都解释不通的病句错句。这样的教材,按理说早该替换掉了,教育部连夜叫停、仁爱所是受害者?!

回复

2014-11-28

教育之殇,在利益的充斥下,谈何素质教育!

回复

2014-11-27

教育,一个国家的根本,根基不稳岂能长存,如何不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