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争议】论校排薪不公平?
日前,在广东省2015届高校毕业生本科生的一场招聘专场中,深圳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类新进应届毕业生开出的薪资标准:起薪点根据其划定的院校级别,分为五等。论校排薪是否妥当与公平,值得议一议。
责任编辑:陈恺辰 蔡军剑 实习生 吴越安
“普通院校5000元,重点院校6000元,211工程院校7000元,985工程院校8000元,清华、北大、电子科大9000元。”日前,在广东省2015届高校毕业生本科生的一场招聘专场中,深圳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类新进应届毕业生开出了如上薪资标准。起薪点根据其划定的院校级别,分为五等。论校排薪是否妥当与公平,值得议一议。
正方:同工同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无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相貌、学历与毕业院校如何不同,只要做一样的工作,那就应该是一样的薪酬。无论是来自普通院校,还是重点院校;无论是来自211、985,还是一般重点院校;无论是来自清华、北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
一般什么企业会这样搞,还有更牛的所谓对口企业呢,这类企业一般对赢亏不敏感,多数都是所谓体制类的,出现这种现象不奇怪,因为学校就是体制的一部分,当然规则是相同的,开放出来面对竞争,多数都是亏货,并不是进去这些人高分低能,而是进去浪费的比例过大了,而这些企业天然不缺钱,吃的是全民供养,所以又是香饽饽,自负赢亏,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企业这么搞就离死不远了,挑学校挑人的企业是面向关系吃饭,这叫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