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朴正熙,就没有现代韩国自由威权与韩国转型

韩国转型的两种可能:一种是像南美许多国家那样在民选政府/民粹主义与军政府/威权主义之间打摆子;另一种像韩国与智利那样是以右派威权主义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令国家步入先进行列。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石越婕 王庆峰

父女两代人:朴正熙(铜像)与朴槿惠(现任韩国总统)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两种可能:

一种是像南美许多国家那样在民选政府/民粹主义与军政府/威权主义之间打摆子;

另一种像韩国与智利那样是以右派威权主义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令国家步入先进行列。

时间是一面筛子,淘尽世间万事万物,能留下来的只是一点点。对韩国人来说,朴正熙(1917-1979)当属后者。据2004年韩国盖洛普“韩国人最喜欢的历届总统调查”,朴正熙以48%的支持率雄踞榜首,排第二位的“民主斗士”金大中仅为14%。2012年,朴正熙的女儿朴槿惠当选韩国总统。以“没世遗爱,民有余思”来形容朴正熙的余泽,不为过。

不难想见,有道德洁癖的人会喊出来:朴正熙不是独裁者吗,他镇压“爱国民主运动与进步运动”啦,blah,blah……

朴正熙本人生前说了:“在我死后朝我的坟墓吐唾沫吧!”一点儿也不为自己当政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一点儿也不在乎那些恨他的人。他凭什么这么自信?拿他接管(1961年)与被刺时(1979年)的两个韩国做一下对比就知道了。

1961年是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的那一年。当时韩国比朝鲜穷多了。韩国与朝鲜的年产煤量、发电能力、化肥年产量、水泥年产量与粮食产量依次为:590/1200(万吨)、20/116(万千瓦)、3.8/86(万吨)、51/207(万吨)与600/220(万吨)。只有粮食这一项韩国高于朝鲜,因为韩国本来就是朝鲜半岛的农业区。朴正熙接管的韩国是一个穷困、落后与混乱的国家。

1966-1970年,韩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4%(北方同期为5.8%)。1971-1975年,韩国年均增长仍达9.7%(北方同期为2.3%)。1962年韩国人均名义GDP为87美元,1979年为1764美元,为1962年的20.3倍,年均增长19.4%,这一惊人崛起速度被誉为“汉江奇迹”。韩国能够最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朴正熙时代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朴正熙做对了什么?

威权与转型

非殖民化后的亚非拉国家,能跨越低收入国家门槛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不容易,能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门槛成为高收入国家/发达国家门槛,就更难了。韩国是幸运儿之一。在世行统计中,2012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22670美元。这一年8月15日,即将卸任的韩国总统李明博宣布:“大韩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在这些幸运儿中,有一类是很特别,包括但不限于韩国、智利、新加坡、西班牙与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其经济起飞时期与政治转型阶段是高度重合的。这个转型阶段是威权主义性质的。威权主义并非只有一种,有左翼威权主义,有右派威权(自由威权)主义。历史证明,只有(经济)自由才是有益于经济发展与繁荣的。

本文不准备抽象地谈论右派威权主义,而拟以韩国朴正熙时代为案例具体呈现之。不过,简单的界定还是有必要的。右派与左翼的分际,只有一个基本标准,即右派主张低税收/限制政府权力,左翼主张高税收/扩张政府权力。右派威权主义之“右”,也是就这个意义上而言的,其基本特征是尊重自由尤其是经济自由,及尊重法治。

说到这里,或有人叫了起来:朴正熙搞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威权主义是反民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1)


sozzz
回复

sozzz

2016-09-13

一群双脚畜民是需要威权来教化成人的,如此也有国家的强大,但前提是威权要有学识和自律,不谋私利贪腐,不搞世袭。中国的威权做不到。

azwangtz
回复

azwangtz

2015-11-2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回复

2014-12-06

.

回复

2014-12-06

您的女儿也会相当优秀的

不成熟的岁月
回复

不成熟的岁月

2014-11-28

借古喻今么?南周是意有所指啊!!

冬天的太阳
回复

冬天的太阳

2014-11-26

威权与民主本来是一对矛盾。但绝对的威权只能带来独裁,带来野蛮以至于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理性的、法治的、文明的威权对于建立现代民主国家是大有裨益的。

回复

2014-11-26

可以加上中国么

shuyzy
回复

shuyzy

2014-11-25

看上去右派威权对同属东亚的领邦似乎也是种选择......

shuyzy
回复

shuyzy

2014-11-25

看上去右派威权对同属东亚的领邦似乎也是种选择......

回复

2014-11-25

政府产业政策的结果,是资源向政商关系好的大企业转移,这就造成了大财阀现象,给经济带来了系统性风险。2012年,韩国三星的营收占GDP的20%,试想三星要是垮了,韩国该倒退多少年。三星的做大做强正是受惠于朴正熙时代的产业政策。

回复

2014-11-25

朴正熙是一个勇于自我牺牲的理想主义者,本人的廉洁没有问题,但他的下属就未必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过大的政府权力掣肘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所以有内生的不稳定性,进一步转型的要求也就提上日程

回复

2014-11-25

时间是一面筛子,淘尽世间万事万物,能留下来的只是一点点。

回复

2014-11-24

华侨?韩侨?

回复

2014-11-24

这不过是想让我们承认:“权威主义是好的,民主是不好的,民主都是民粹的,人民群众不够教化是只懂民粹的。” 权威为了保持权威,总会温柔地冠冕堂皇一下,好让你温柔地就接受了权威,一切都只在睡梦中,而你永远醒不过来

回复

2014-11-24

韩国之父。

回复

2014-11-23

看影视作品的时候就能感觉和台湾,美日比起来要屈服于权威更多。从警察对流氓的态度就能看出来,还不能算是真正地民主制度。当然现实中看起来韩国没有那么多问题,是心态不民主。要学就学学台湾,日美,那才是自由的民主制度。

回复

2014-11-23

只有分析只供参考,也没必要下结论

回复

2014-11-23

认同“威权”在那个“丛林时代”的“铁腕”主导作用;但现在时过境迁,人类文明已步入高级的“票决协商时代”;“威权”是国家政治的方法论之一,而非全部,更不是惟一;是过渡,不是彼岸----

回复

2014-11-23

认同“威权”在那个“丛林时代”的“铁腕”主导作用;但现在时过境迁,人类文明已步入高级的“票决协商时代”;“威权”是国家政治的方法论之一,而非全部,更不是惟一;是过渡,不是彼岸----

回复

2014-11-22

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搞民主,容易陷入众说纷纭,无休止的争论之中,从而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导致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遥遥无期。应该先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生活水平,孕育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使民主的根基稳固牢靠,这样的发展进程对国家和人民都是有好处的。看看第二国际考茨基、伯恩斯坦与列宁的分道扬镳,导致的欧洲与苏联不同的发展道路,想必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点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