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走不出后萨达姆时代巴格达 最长的夜

它既像是好莱坞战争灾难片宏大的布景,又有中国1980年代刚富起来的沿海城市的迹象。重建秩序的过程中,不安和兴奋、失望和希望、毁灭和重生……每天都在这个拥有1300多年历史、800万人口的城市里交错上演。

责任编辑:史哲 实习生 张信宇

巴格达街头,伊拉克安全部队的士兵在街边的检查站执勤。当地发生的爆炸多发生在检查站附近。 (南方周末记者 张涛/图)

编者按

战争摧毁了曾经骄傲的伊拉克人的国家信仰,他们在教派仇杀中经历最痛的转型。

在战火逼近到只有18公里的时候,南方周末记者带你走进巴格达人的生活。

沙漠的热风嘶嘶作响,向导奥马尔一脚下去,车速表瞬间指向150公里,大切诺基肆无忌惮嘶吼起来,粗野的声音让人心情愉悦。

巴格达让人开心的声音不多,清真寺的祷告声算,运气好的话,还有婚嫁的传统鼓乐……相对的是,士兵一道接一道的盘问、汽车发动机得不到宣泄的低声聒噪;更糟糕的是,不知什么时候降临的一声轰然巨响,然后是刺耳的警笛声由远而近。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从曼苏尔酒店十多层的阳台上俯瞰,时间仿佛定格在了时空穿越的一瞬。底格里斯河对岸的政府大楼,11年前一个春天的清晨被导弹击中,宣告了第三次海湾战争打响。电视里与它相关的是爆炸、仇杀、绑架。而就在眼下,炮火已被辉煌的灯火取代,街头堵成了一锅粥,大街上最显眼的是可口可乐以及福特汽车的广告。

它既像是好莱坞战争灾难片宏大的布景,又有中国1980年代刚富起来的沿海城市的迹象。外力强行介入打破了伊拉克自身演化的逻辑,带来了诸多的自由与可能,也释放了最可怕的恶魔——宗教仇恨。重建秩序的过程中,不安和兴奋、失望和希望、毁灭和重生……每天都在这个拥有1300多年历史、800万人口的城市里交错上演。

宵禁夜、水泥墙与 “兼职士兵”

黄昏的主旋律是炸弹。

夜,则是巴格达周而复始的休止符。

晚11点后宵禁,大多数巴格达人会在天黑前赶回家,除了无家可归者以及检查站执勤的士兵。

检查站遍布大街小巷,24小时轮岗,全年无休。

夜黑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35岁的阿里点着根Kent,打开二手显像管电视,“不是想看什么,只是想有个声音陪着”。

10月中的夜的气温仍有三十多度,阿里大汗淋漓,美式迷彩贴在身上。军装与军靴是他从巴格达军品一条街淘来的,M16步枪是发的,它们都是美国人撤走时留下的。对阿里这样的“兼职士兵”,军方对着装没有硬性规定,一个检查站三四种款式的军装是常态。

检查站多用水泥墙围成。同样的水泥墙遍布大街小巷,人们依墙而生,不仅因为它是生命的保障,而且因为墙已经成为每个人联系社会的通道。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建城之初显然没预见到这一点,给它起的名字叫“和平之城”。

当兵10年,阿里每天都在重复一个动作:用一个带有反光镜的金属探测仪检查每一辆车的底盘。检查站原为防范袭击而设,现在却成为恐怖分子的最爱。阿里对炸弹已经麻木,他能平静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很多炸弹是在检查时被引爆的。不发现最好,一旦发现了,会指望他快点走(炸别处去)。”

在检查站当值有危险,但却好过上前线,而且这也是2003年以来最好找的工作。这份工作薪水不高,约400美元,甚至不够养活自己,所以当兵反而更像一份兼差。阿里就把自己的三个休息日给了一个汽修厂。

在检查点待久了会喜欢上聊天,虽然这早已被严令禁止,因为一增加被炸几率,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