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成材率为什么这么高

存在仅33年,培养了57个院士。难道燕大成材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是有足够的金钱?不过,今天的大学难道没钱吗?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石越婕 王庆峰

(向春/图)

一个老师带三个学生,这个比例在今天如工业流水线一般的大学里是无法想象的。在这样的师生比例之下,使得燕大的教育在传授方式上不像是现代化的大学,反倒像中国传统的书院。

燕大在聘任教师时,并不把个人的种族、国籍、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当做衡量标准,而是把学识放在首位。

现在的大学比过去,简直是有钱极了。问题是钱怎么花?今天的校长,看起来权力大极了,有时大到连学生宿舍的一个厕所都要过问,但另一方面,办学的权力又远远不够。

前不久,我受邀去北大国务院发展研究院去分享研究燕京大学的心得,席间,杨壮院长问到一个问题:燕大的成材率为什么高?

我一愣,这个问题我虽然在研究中有所注意,但却从没刻意思考过。驱使我花费十多年的时间来研究燕大的动力,与其说是因为其成材率,倒不如说是燕京人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燕京精神”感染和熏陶了我。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我要解决它。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开明程度的提高和相关研究的推进,社会各界人士对燕京大学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燕大的成材率实在是太高了。这所曾经在世界上名誉一时的大学,存在的时间只有33年,毕业生人数近万人,却给各行各业培养出了最尖端最优秀的人才:以代表中国科技最高学术水准的中科院和工程院而言,燕京就出了57个两院院士。在医学界执牛耳地位的曾宪九、吴阶平、吴蔚然、黄家驷、方圻都是出自燕京的医预系;大家耳熟能详的萧乾先生出身于燕大新闻系,二战结束后,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受降仪式,中国派出的三位记者也竟然都是燕京同窗;燕大出过的外交人才更厉害,做过外交部部长的黄华,曾经为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立下汗马功劳的周南,还有负责澳门回归事务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副主任陈滋英,都是出自燕京。1979年邓小平访美,代表团21人,集中了当时的中国精英,其中就有7名当年的燕京学生。

其他领域,比如说我们非常熟悉的作家冰心、许地山、凌淑华,演艺界的孙道临和黄宗江,以及物理学家袁家骝、英国籍女作家韩素音、曾经担任过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的刘子健等等……

对比与燕大的成材率,再想想常常盘桓在人们耳际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人才?不由得让人生出一身冷汗。

燕大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