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说】制度转轨需要历史耐心
中国一个重要的后发劣势在于,人们往往会用发达国家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来直接对比我们当前的制度缺陷,并不认真思考发展阶段的差异和历史背景的差异。许多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与我们类似的发展阶段中同样存在过,但是当下的人们不会进行这种历史的比较,而是每每做着当下“横断面”的直接比较,由此提出各种超越历史的诉求,各种“大跃进”或“体制赶超”的主张就会层出不穷。
责任编辑:王小乔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作为制度经济学一个分支的“转轨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当时,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纷纷开始了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转轨经济学与“制度变迁”(古典制度经济学当中描述从一种制度向另一种制度转变过程的概念)的差别在于,历史上的制度变迁发生时,人们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向、要向什么样的目标模式转变。而“转轨经济学”描述的是从一种已经存在的制度向另一种已知的、已经存在的制度进行转变的过程。
这其实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邓小平的一句名言“摸着石头过河”——要过河,要去彼岸,这是知道的,不知道的仅在于如何过河,所以要摸着石头加以探索。彼岸的很多细节我们可能也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大致上,当时出国访问过的领导人们知道我们要搞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市场”这个概念很早就作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