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全是群众演员法国摄影师街拍中国1970年代

1971年,格·瓦萨尔(Hugues Vassal)在经过一番软磨硬泡之后,终于拿到了去中国的签证。不出所料,中国为他准备了“标准流程”,而他则孤身一人,也没有任何官方邀请下的优待。但是当时他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江湖经验。

责任编辑:朱又可

瓦萨尔拍了一张胜利油田的女工拿着步枪的照片,那张照片是1974年拍的,尽管是摆拍,在他看来,照片里人的神态已经相当松弛了。 (瓦萨尔/图)

吃烤鸭,住涉外饭店,游长城和十三陵,看歌舞表演,到模范公社参观,观摩针灸麻醉手术,和工人代表座谈,当然还有既离不开又甩不掉的翻译……从1950年代开始,这套标准的接待外宾流程就已经产生,流程中的每一位同志都熟练、有礼貌又意志坚定地应对外宾的种种要求,一切都井然有序。到了1970年代,这套标准流程已经被执行得滴水不漏了,所以1974年,罗兰·巴特才会在中国之旅中倍感无聊。1971年,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于格·瓦萨尔(Hugues Vassal)在经过一番软磨硬泡之后,终于拿到了去中国的签证。不出所料,中国为他准备了“标准流程”,而他则孤身一人,也没有任何官方邀请下的优待。但是当时他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江湖经验。

1960年代初,于格·瓦萨尔在法国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他先是大明星艾迪特·皮雅芙(Edith Piaf) 的私人摄影师,又和摇滚歌星强尼·哈力戴(Johnny Hallyday)称兄道弟。到了1966年,他已经得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他是著名摄影师,开跑车、住豪宅,身边美女环绕。关键是,那年他才30岁。然而,他很快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伴随着与几位朋友共同创办伽玛(Gamma)图片社,瓦萨尔的视野也发生了转移:伊朗的末代王朝、南非的种族隔离,中国成了他必然的选择。所以在1971年,当他第一次踏足中国的时候,之前15年的职业经验——从巴黎的娱乐圈到南非的贫民窟,从艾迪特·皮雅芙到伊朗国王巴列维,这些经历自然而然地汇聚成一股洞悉人性的观察力,帮助他透过“标准流程”发现真实的痕迹。

四十多年后的一个下午,笔者在巴黎见到了于格·瓦萨尔。他刚刚参加完一场纪念艾迪特·皮雅芙的活动,他递过来的名片上也印有皮雅芙的照片,而他的中国经历已很少被人提及。

于格·瓦萨尔和几个朋友创办伽玛图片社,1970年代五次到中国,在大街上见什么拍什么,渐渐地他的照片具有了史料价值。 (Solene Vassal/图)

被砍脚趾的“资本主义”记者

我1971年到1976年之间,一共去过中国五次……还是六次?是五次!第一次是1971年;1972年陪莫里斯·舒曼(Maurice Schumann)去过;1973年陪蓬皮杜总统去;第四次是1974年或者1975年,我有点忘了;1976年最后一次是我自己去的。1971年第一次去的时候,我正好和美国乒乓球队一同抵达,尼克松访华是第二年的事。我们都是先到香港,然后从深圳过一座桥进入中国大陆。我记得,还在桥上的时候就听到前面高音喇叭放的革命歌曲。然后我们在深圳分开了,美国乒乓队北上去了北京,我去了广州拍广交会。我是新闻摄影师,他们可能不太愿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Iren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7)


回复

2015-06-29

那是全民皆兵的年代。

回复

2015-04-10

“你不认得我了?我是妈妈。”——让人百感交集的场面!

回复

2014-11-08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很有趣…尤其是这种年代 还好没被绞杀掉……“xxx本人我没见过,不过他的确犯下了一个错误,我觉得中国人以后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他不应该清除中国人所有的信仰。现在年青一代的中国人大都崇尚物质生活,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们总有一天会一头撞到墙上。”

回复

2014-11-08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很有趣…尤其是这种年代 还好没被绞杀掉……“xxx本人我没见过,不过他的确犯下了一个错误,我觉得中国人以后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他不应该清除中国人所有的信仰。现在年青一代的中国人大都崇尚物质生活,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们总有一天会一头撞到墙上。”

回复

2014-11-06

时代的发展让我热泪盈眶,正义与自由总是姗姗来迟

回复

2014-11-06

时代的发展让我热泪盈眶,正义与自由总是姗姗来迟

回复

2014-11-06

时代的发展让我热泪盈眶,正义与自由总是姗姗来迟

回复

2014-11-06

时代的发展让我热泪盈眶,正义与自由总是姗姗来迟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4-11-06

一直挺喜欢看这种“老外眼中的中国”的东西,旁观者的视角不错……

回复

2014-11-06

我觉得中国人以后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他不应该清除中国人所有的信仰。现在年青一代的中国人大都崇尚物质生活,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们总有一天会一头撞到墙上。俄罗斯人不一样,他们是有宗教的,美国人再资本主义也还是有信仰的。我倒不是说中国人应该信奉宗教,但是什么信仰都没有是不行的。

回复

2014-11-06

我觉得中国人以后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他不应该清除中国人所有的信仰。现在年青一代的中国人大都崇尚物质生活,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们总有一天会一头撞到墙上。俄罗斯人不一样,他们是有宗教的,美国人再资本主义也还是有信仰的。我倒不是说中国人应该信奉宗教,但是什么信仰都没有是不行的。

回复

2014-11-06

高!!!

2014-11-05

只要一提起xx(初稿) 只要一提起xx, 让多少人哭笑不得。 这种复杂的运动, 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特色。 人们只记住了它的外形, 很少有人深入它的内核。 唯有把国情钻研透了的人, 才敢于泄洪拔塞! 鱼龙混杂而下, 好大一片茫茫泽国。 本想造一艘诺亚方舟, 舟未成形同僚们便携家带眷往里塞。 一次大胆而精妙的构想, 就这样仓促败北。 从此定为“十年浩劫”, 让历史辗转反侧。

回复

2014-11-06

怪不得造假屏出,70代年就开始啦!!!

回复

2014-11-05

只要一提起xx(初稿) 只要一提起xx, 让多少人哭笑不得。 这种复杂的运动, 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特色。 人们只记住了它的外形, 很少有人深入它的内核。 唯有把国情钻研透了的人, 才敢于泄洪拔塞! 鱼龙混杂而下, 好大一片茫茫泽国。 本想造一艘诺亚方舟, 舟未成形同僚们便携家带眷往里塞。 一次大胆而精妙的构想, 就这样仓促败北。 从此定为“十年浩劫”, 让历史辗转反侧。

回复

2014-11-05

革命年代

回复

2014-11-04

一个荒唐的年代,但却是真实的纪录。

回复

2014-11-03

我们是伟大光荣正确的社会主义,我们有信仰,我们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虽然共产主义是神话,但是我们信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财神爷!

回复

2014-11-02

很少了解过90年前的生活细节,收获不小

lwtz
回复

lwtz

2014-11-02

若干年前,是在什么媒体上刊发了一批法国人当年拍摄的晚清照片,呈现官方及民间面貌,社会内容相当丰富,引发国人极大兴趣,称这批珍贵影像为“老照片”。法国人抢了我们的颐和园很不像话,但他们记录下中国那个时候的官衙市井都市乡村饮食男女,实在为国人所不能,应该对他们叩头感谢。他们有技术和兴趣做这种事,还被他们的后人继承,冒着一定的风险记录毛时代的红色中国,并且还没有打砸抢,这一次纯粹是对中国的义举了

回复

2014-11-02

每个年代都有属于她的印记,在庆幸自己躲过了那些苦难时,在自己这个时代又何尝不是在见证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