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最该公开化

没错,领导者就该公开化,与人民零距离。官民之间哪怕有隔阂有误会,也完全可以公开化。

责任编辑:陈恺辰 蔡军剑

回应“李克强视察不清场”

2014年9月25日《南方周末》自由谈

2013年3月底,李克强来无锡新桥镇考察时,车队行进中不封路,在社区被居民层层“包围”,村民还在微博上直播,发布跟总理见面握手的照片和视频。这样一种公开化的传播方式,最初颇让人眼前一亮,而今公众也是习以为常了。应该说,这也是新时代的新进步。

最近翻阅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留意到他早在1980年代末就说过,“领导者与人民的联系不外乎是两种形式,一种是神秘化,一种是公开化。神秘化往往同封建、封闭、经济落后相联系,公开化往往跟高度文明进步相联系。”没错,领导者就该公开化,与人民零距离。官民之间哪怕有隔阂有误会,也完全可以公开化。你不妨写写文章,通过报纸电台微博微信解疑释惑袒露心迹,“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面对公众与媒体,你故弄玄虚搞神秘化,谁都反感;负责任的人说负责任的话,那是对公开化的最佳示范,也定能赢得口碑。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


回复

2015-06-23

让中国的官员真正的走进群众生活,了解人民需要,为人民排忧解难。让政府部门真正成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服务机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指挥部门。

回复

2015-04-01

人民公仆是百姓说的,不是自已封的。媒体没必要唱赞歌。

回复

2014-11-10

全国人大规定法院不公开裁判文书的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而本案所涉及的药物专利和药品说明书都是向社会公开的。它既不是国家秘密,也不是商业秘密,更不是个人隐私。 再如以前“伟哥”药物专利案的判决书为什么能在网上公开? 故请一切主持公平正义者(包括党员、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都来敦促北京一中院在中国法院网上公开其第7483号涉外知识产权判决书。进而为民众伸张公平正义,拜托! 张毅,回族,五十三岁。由于受北京第一中级法院枉法裁判和德国科隆州法院出具的变造等迫害。2009年从95900部队医院退休,拥有多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