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学堂】求知当讲“经济学”

30年前刚上大学时,大家听课时特别注重记笔记,唯恐漏掉一个字这种盛况一直持续了四年,毕业后许多同学将笔记作为大学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但我却相对有点“另类”,就是上课不多,泡图书馆和阅览室、资料室多……

责任编辑:蔡军剑

30年前刚上大学时,多数同学对学校生活既神往又懵懂。好在大家都求知若渴,加之不少老师将听课出勤率和考试成绩挂钩,所以同学们上课的热情都很高。为了占据听课的“有利地形”,许多同学提前几个小时用“座垫”去占座。那时大家听课时特别注重记笔记,唯恐漏掉一个字。这种盛况一直持续了四年,毕业后许多同学将笔记作为大学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

但我却相对有点“另类”,就是上课不多,泡图书馆和阅览室、资料室多。因为在我看来,大学的教授的确学富五车,但其教学和治学方法听上几节课就可有个基本的了解,再听下去多会是知识的增加而已,于思维方法和能力提升并无更多的收获,而既可增加知识又可提升能力的最佳途径莫过于在图书馆探精测蕴。我喜欢运用专题法进行研究性学习,常常确定感兴趣的一个专题后便沉潜于书海之中,力求取百家之长自成一家,站在知识的峰巅一览众山。

由于读的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我首先腾出时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回复

2014-11-03

作者提到的学习方法不错,但全篇文章自美之词过甚,难免让人对其产生一定的不信任感。不过若真的按照如此的研究法进行学习,则肯定有所收获。

回复

2014-10-10

文章很不错,可惜我是学工科的

回复

2014-10-06

原来是“高人”写的。

回复

2014-10-04

文章角度不错,然不适合理工科。。。。结尾亮了

回复

2014-10-04

文章尚可。。。。结尾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