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改革史话之六】福泽谕吉的预言

对照两本《劝学篇》,明显感到张之洞与福泽谕吉完全不在一个精神层面上。张之洞提倡的“宗经”、固守的“三纲五常”和津津乐道的“中体西用”,正是福泽批判的迂腐谬论;而福泽提倡的“平等”、“民权”、“独立”、“自由”、“文明”之论,正是张之洞批判的异端邪说。

责任编辑:刘小磊

1853年,马休·佩里率美国舰队驶入日本浦贺海面,史称“黑船来航”。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对照两本《劝学篇》,明显感到张之洞与福泽谕吉完全不在一个精神层面上。张之洞提倡的“宗经”、固守的“三纲五常”和津津乐道的“中体西用”,正是福泽批判的迂腐谬论;而福泽提倡的“平等”、“民权”、“独立”、“自由”、“文明”之论,正是张之洞批判的异端邪说。

19世纪中叶,日、中两国几乎有着相同的经历,都曾在外国炮舰威逼下签订过不平等条约,都曾从闭关锁国被迫向欧美各国开放通商口岸,都曾在面对“攘夷”与“开国”的抉择时有过激烈的抗拒和论争,都曾在固守传统文化与引入西洋文明之间忧虑彷徨。但因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导致两国自1868年(明治元年)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其结果是,27年后,日本战胜中国,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国家,而清朝依旧是内政腐败,战乱频繁,民穷财困,濒临亡国的边缘。回首往事,国人莫不扼腕长叹,然时过境迁,任何感慨和怨恨都无意义,惟有找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对于启迪愚氓,儆省后人,或有些许益处。

鸦片战争前后的日本国情

日本是个岛国,在航海不发达的古代,海洋像一道天然屏障,保护日本从未遭受邻国的侵占。

日本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只有清朝的3.38%,比两江、两湖总督的辖地都要小,但海岸线却有3.4万公里,优良的港口比中国多得多,其海运、捕鱼业及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发达。日本的人口在明治初年增长到3500万,只有同期中国人口的十二分之一,但在东亚已是人口大国,人口密度之大和耕地之匮乏,使得日本已到了自然条件所能养活人口的最大限度,粮食缺口只能通过海洋捕鱼来弥补,而煤、铁等矿物资源的稀缺,使得日本在19世纪工业化来临时,较之中国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日本在近代以前的历史上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除了接受过中国文化,从未受过其他文化体系的影响。日本虽自唐代起就引进中国文化,但并未全盘中化,在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上,一直保有自己的特色。中国早在秦汉就在郡县制基础上建立起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明、清又在元朝行省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帝制,而同一时期的日本却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进入了类似中国东周遍地诸侯的封建社会。

整个16世纪,有实力的诸侯都在进行战争和兼并,一百年后,日本才又获得了政治上的统一。胜利者德川家康袭用“将军”这个旧称号,把全国划分为自己的和封臣的领地,“他把全国四分之一农田和全部大城市、海港和矿山划给自己。在245个到290个封臣(数目因时期不同而异)或称‘大名’中,最小的只能生产一万石米。”领地共分为三个等级:有的分给德川家康的儿子和亲属,称作“亲藩大名”;一部分较小的领地封给了早就追随德川的旧臣,称作“谱代”,或“世袭大名”;他的主要盟友和战争中的有些敌人,称作“外样”,或“外部大名”,他们获准保留西部和北部边区的较大领地。“将军”和每个“大名”一样,自己都拥有一大批直属的武士家臣。(参见赖肖尔:《日本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pp68-69)

天皇住在京都,表面上受诸侯拥戴,但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治权,只具有象征意义,德川家族的历代将军自17世纪初就是诸侯的最高统治者,将军通过设在江户的&l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4)


回复

2016-09-13

中共从苏联和前南的败亡得出两条戒训,政治民主化,党会失控政局。经济的私有化,党亦会失控政局。为维持政治统制力,压抑人民独立思想的精神,任由对历史和思想的扭曲,造新一代愚民。为维持经济控制力,无视民权,设计出可以任意摄取人民财富的股市和土地制度,以充党库,任由官僚利益集团挥霍胡为,而最有活力的民营实体困于资金和土地资源而濒于窒息。清末为维持满清的统制权,而压抑民权,任由迂腐的官僚集团断送中国的变革前途。天日昭昭,为维持一党的统制权,和虚妄的政治口号,迂腐的官僚政体必将再一次葬送中国的前途。一但强敌临门,虚有其表枯枝其内的中兴必内外交困。

回复

2014-12-01

必须赞一下

ljgc0322

2014-10-03

这篇文章读起来让人心情大畅啊!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如当今中国这样的封.建国家简直是绝无仅有。而执.政.党竭力维持专.制独.裁的理由也很简单,当今中国并不具备民.主自.由的条件。但是我还是很困惑,不知道我国现在的国民文化水平、国民经济水平与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在民主化时相比状况如何呢?先说文化水平,我还没见过有哪一个民主国家在民主化的时候的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入学率、大学入学率有我们这么高,经济水平更是不用说,很难想象,民主化时的欧洲、美国、日本能跟现在的我们相比。这是横向的比较,纵向的比较就更不用说了,维新变法时,康梁说我们具备条件了;辛亥革命时,孙文说我们具备条件了;解放战争甚至八一起义时,共.党说我们具备条件了;改革开放至六4之前,胡耀邦说我们具备政治改革条件了,六4之后直到今天忽然就不具备条件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当然,也有人说,中国人就是一班暴.民,不管学历和收入怎么高都不具备民.主的素质,说得好像真的一样,但是我想问一句,哪个民主国家的民主素质是在专制的奴化教育之中习得的?个人坚信,民.主素质是在民.主实践中习得的,专制实践中习得的只有奴.才素质和暴.民素质。竭尽全力不择手段地去奴.役人民、奴.化人民却指责别人不具备民.主素质,还没听说过这样的谬论,但见就时刻在见了!在中国,每天都听说很多东西不具备条件,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人去告诉我,具备条件的国家当初具备了哪些条件,我们具备了没有,而更令人困惑的是,以前觉得我们具备条件的人的根据在哪里,而最令我困惑的是,当初认为具备条件而后又拼命的说不具备的人的根据在哪?如果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或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的话,这简直是地球上一大未解之谜,如果以小人之心去度小人之心的话,豁然开朗!当然既然是我以我的小人之心度出来的东西,说出来怕污了大家的眼睛。

回复

2014-10-12

至论,深刻!顶!

ljgc0322

2014-10-03

这篇文章读起来让人心情大畅啊!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如当今中国这样的封.建国家简直是绝无仅有。而执.政.党竭力维持专.制独.裁的理由也很简单,当今中国并不具备民.主自.由的条件。但是我还是很困惑,不知道我国现在的国民文化水平、国民经济水平与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在民主化时相比状况如何呢?先说文化水平,我还没见过有哪一个民主国家在民主化的时候的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入学率、大学入学率有我们这么高,经济水平更是不用说,很难想象,民主化时的欧洲、美国、日本能跟现在的我们相比。这是横向的比较,纵向的比较就更不用说了,维新变法时,康梁说我们具备条件了;辛亥革命时,孙文说我们具备条件了;解放战争甚至八一起义时,共.党说我们具备条件了;改革开放至六4之前,胡耀邦说我们具备政治改革条件了,六4之后直到今天忽然就不具备条件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当然,也有人说,中国人就是一班暴.民,不管学历和收入怎么高都不具备民.主的素质,说得好像真的一样,但是我想问一句,哪个民主国家的民主素质是在专制的奴化教育之中习得的?个人坚信,民.主素质是在民.主实践中习得的,专制实践中习得的只有奴.才素质和暴.民素质。竭尽全力不择手段地去奴.役人民、奴.化人民却指责别人不具备民.主素质,还没听说过这样的谬论,但见就时刻在见了!在中国,每天都听说很多东西不具备条件,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人去告诉我,具备条件的国家当初具备了哪些条件,我们具备了没有,而更令人困惑的是,以前觉得我们具备条件的人的根据在哪里,而最令我困惑的是,当初认为具备条件而后又拼命的说不具备的人的根据在哪?如果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或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的话,这简直是地球上一大未解之谜,如果以小人之心去度小人之心的话,豁然开朗!当然既然是我以我的小人之心度出来的东西,说出来怕污了大家的眼睛。

回复

2014-10-09

2014-10-07

这篇文章只能骗一骗那些不读书的人!文章给人的印象,中国的改革只有张之洞一人,日本的改革只有福泽一人。而张的“劝学”只在“宗经”、固守“三钢五常”和实用“中体西用”上下功夫;而福泽的“劝学”则是在接生“平等”、“民权”、“独立”、“自由”、“文明”的新国民。结果呢,中国失败了,日本成功了,(活该!) 这不是明摆的欺负读者不读书吗!张之洞《劝学篇》虽然没指出公民的养成,但是为什么不堤康有为的《大同书》呢?《大同书》中对民主共和制下公民的作为恐怕大大超过福泽之所论吧!再说,福泽是什么形象?他是个大众知识分子?还是个帝国主义分子?他的《劝学篇》虽然提了一下什么“平等、民权”的口号,但是明治听他的没有?在福泽说教的同时,日本人没有走向公民化、却相反地走向了皇民化、军民化!其实,福泽的公民化是假,皇民化、军民化才是他真正的滥觞!为什么这么说?请看他对日本真正出力的所为:那就是他的“脱亚入欧论”,他认为对中国、韩国这样重传统的国家,就要和西方列强一样,不给予平等对待,而要施与惩戒与征服。中国人在论述福泽时怎能将其树为先哲而不见其青面獠牙的真相!即使是想讨论公民的培养,也应该首先介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嘛!福泽谕吉肯定是明治的一棵稻草,但张之洞並不是中国的祸根,“中体西用”也不象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坏! 春风杨柳万千条 鲲鹏变化亦逍遥 百年空空拿来梦 回首方见故国娇

回复

2014-10-07

清并不是假改革,他已经有了时间表,过渡时期(预备改革期)只安排了6年。但孙中山不等他了。

2014-10-02

清亡,不是亡在不改革,而是亡在不是真改革。

回复

2014-10-07

这篇文章只能骗一骗那些不读书的人!文章给人的印象,中国的改革只有张之洞一人,日本的改革只有福泽一人。而张的“劝学”只在“宗经”、固守“三钢五常”和实用“中体西用”上下功夫;而福泽的“劝学”则是在接生“平等”、“民权”、“独立”、“自由”、“文明”的新国民。结果呢,中国失败了,日本成功了,(活该!) 这不是明摆的欺负读者不读书吗!张之洞《劝学篇》虽然没指出公民的养成,但是为什么不堤康有为的《大同书》呢?《大同书》中对民主共和制下公民的作为恐怕大大超过福泽之所论吧!再说,福泽是什么形象?他是个大众知识分子?还是个帝国主义分子?他的《劝学篇》虽然提了一下什么“平等、民权”的口号,但是明治听他的没有?在福泽说教的同时,日本人没有走向公民化、却相反地走向了皇民化、军民化!其实,福泽的公民化是假,皇民化、军民化才是他真正的滥觞!为什么这么说?请看他对日本真正出力的所为:那就是他的“脱亚入欧论”,他认为对中国、韩国这样重传统的国家,就要和西方列强一样,不给予平等对待,而要施与惩戒与征服。中国人在论述福泽时怎能将其树为先哲而不见其青面獠牙的真相!即使是想讨论公民的培养,也应该首先介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嘛!福泽谕吉肯定是明治的一棵稻草,但张之洞並不是中国的祸根,“中体西用”也不象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坏! 春风杨柳万千条 鲲鹏变化亦逍遥 百年空空拿来梦 回首方见故国娇

回复

2014-10-07

这篇文章只能骗一骗那些不读书的人!文章给人的印象,中国的改革只有张之洞一人,日本的改革只有福泽一人。而张的“劝学”只在“宗经”、固守“三钢五常”和实用“中体西用”上下功夫;而福泽的“劝学”则是在接生“平等”、“民权”、“独立”、“自由”、“文明”的新国民。结果呢,中国失败了,日本成功了,(活该!) 这不是明摆的欺负读者不读书吗!张之洞《劝学篇》虽然没指出公民的养成,但是为什么不堤康有为的《大同书》呢?《大同书》中对民主共和制下公民的作为恐怕大大超过福泽之所论吧!再说,福泽是什么形象?他是个大众知识分子?还是个帝国主义分子?他的《劝学篇》虽然提了一下什么“平等、民权”的口号,但是明治听他的没有?在福泽说教的同时,日本人没有走向公民化、却相反地走向了皇民化、军民化!其实,福泽的公民化是假,皇民化、军民化才是他真正的滥觞!为什么这么说?请看他对日本真正出力的所为:那就是他的“脱亚入欧论”,他认为对中国、韩国这样重传统的国家,就要和西方列强一样,不给予平等对待,而要施与惩戒与征服。中国人在论述福泽时怎能将其树为先哲而不见其青面獠牙的真相!即使是想讨论公民的培养,也应该首先介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嘛!福泽谕吉肯定是明治的一棵稻草,但张之洞並不是中国的祸根,“中体西用”也不象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坏! 春风杨柳万千条 鲲鹏变化亦逍遥 百年空空拿来梦 回首方见故国娇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4-10-03

这篇文章读起来让人心情大畅啊!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如当今中国这样的封.建国家简直是绝无仅有。而执.政.党竭力维持专.制独.裁的理由也很简单,当今中国并不具备民.主自.由的条件。但是我还是很困惑,不知道我国现在的国民文化水平、国民经济水平与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在民主化时相比状况如何呢?先说文化水平,我还没见过有哪一个民主国家在民主化的时候的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入学率、大学入学率有我们这么高,经济水平更是不用说,很难想象,民主化时的欧洲、美国、日本能跟现在的我们相比。这是横向的比较,纵向的比较就更不用说了,维新变法时,康梁说我们具备条件了;辛亥革命时,孙文说我们具备条件了;解放战争甚至八一起义时,共.党说我们具备条件了;改革开放至六4之前,胡耀邦说我们具备政治改革条件了,六4之后直到今天忽然就不具备条件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当然,也有人说,中国人就是一班暴.民,不管学历和收入怎么高都不具备民.主的素质,说得好像真的一样,但是我想问一句,哪个民主国家的民主素质是在专制的奴化教育之中习得的?个人坚信,民.主素质是在民.主实践中习得的,专制实践中习得的只有奴.才素质和暴.民素质。竭尽全力不择手段地去奴.役人民、奴.化人民却指责别人不具备民.主素质,还没听说过这样的谬论,但见就时刻在见了!在中国,每天都听说很多东西不具备条件,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人去告诉我,具备条件的国家当初具备了哪些条件,我们具备了没有,而更令人困惑的是,以前觉得我们具备条件的人的根据在哪里,而最令我困惑的是,当初认为具备条件而后又拼命的说不具备的人的根据在哪?如果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或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的话,这简直是地球上一大未解之谜,如果以小人之心去度小人之心的话,豁然开朗!当然既然是我以我的小人之心度出来的东西,说出来怕污了大家的眼睛。

回复

2014-10-02

清亡,不是亡在不改革,而是亡在不是真改革。

回复

2014-10-01

对照两本《劝学篇》,明显感到张之洞与福泽谕吉完全不在一个精神层面上。张之洞提倡的“宗经”、固守的“三纲五常”和津津乐道的“中体西用”,正是福泽批判的迂腐谬论;而福泽提倡的“平等”、“民权”、“独立”、“自由”、“文明”之论,正是张之洞批判的异端邪说。19世纪后期,中国就像日本的一面镜子,日本人从镜子中看清了自己的面目,认认真真地洗心革面。

lwtz
回复

lwtz

2014-09-30

1858至1868的尊王攘夷,表面上似乎幕府一方是倾向近现代文明,天皇一方则偏于守旧,然而十年的争权夺利之后,胜利的皇室一方立场“突变”,积极主动学习和引进西方科技及人文思想、制度,使本国大受其益,成为唯一的亚洲列强。但77年之后发动太平洋战争,说明明治维新前十年的尊王攘夷心结还是耿耿于怀挥之不去,说明明治维新也还是属于“权变”之举。二战战败美军接管日本并改造日本国家制度,君主立宪才得以确立。福泽渝吉的政治见解方在本国基本实行

回复

2014-09-29

即使让历史再来一次,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当时的日本本不是像清政府一样真正的专制,长州藩和萨摩藩醒悟后,两个封建领地有能力联合起来推翻幕府,中国的维新派都是人臣。而且明治维新前日本的愚民政策做的不如清政府好,起码兰学就很流行!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人不知香港在哪里?不知主权为何物,甚至中西部地区人可能都不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历史是连续,19世纪的中国问题,要追溯到更早,当时的中国不可能有福泽渝吉那样的人物。

回复

2014-09-29

日本的福泽谕吉与张之洞同处东亚、同处一个时代,但最终为国家、民族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手上一本《福泽俞吉的随笔集》大约也可以叫做日本版的《论语》吧。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有很大贡献,但其思想理论体系仍然是封建社会的那一套东西,接受了西方的科技,没有接受西方的思想。这两个人代表了两个国家近代不同的命运与际遇。

回复

2014-09-27

以史为鉴,改革整顿,为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