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人民币的“通行证”
国内的钱想出去,国外的钱想进来,沪港通正是破解“货币围城”的政策努力之一,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国内的钱想出去,国外的钱想进来,沪港通正是破解“货币围城”的政策努力之一,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能待上10年的机会”
“沪港通就像一个引爆点,点燃了市场。”深圳一家私募机构研究总经理如此向南方周末记者描述。
过去半个月,随着沪港通落实的消息密集传出,上证指数拉出一轮令人瞩目的上涨:8月31日晚上证所通告首次沪港通全网测试顺利完成,带动上证指连续三日上涨近80点;沪港通四方协议于9月4日正式签订,再度推动上证指数突破2300点。
香港股市也同样走出了一波行情:恒生指数一周内上涨498点,收复25000点大关并创下六年新高。
港交所统计数据显示,港股8月份日均成交额进一步放大至722.27亿元,单位信托基金在7月份环比增长93.8%的基础上,8月份再增加55.1%。全球型基金近两月对中国的仓位配置比例明显提升,幅度之快仅2008年末“4万亿”出台时才出现过。
相对于这些短线产品而言,在香港股市中影响举足轻重的大型国际机构投资者,更看重的则是沪港通所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对他们而言,沪港通的开通只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