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威尼斯电影节】在恐惧与沉默中丧失记忆 非虚构电影《沉默之像》

阿迪见到的几乎每一个行凶者,谈起当年的杀戮行为都眉飞色舞。但当他话锋一转,“你认为自己做得对吗?有没有什么时候想想,自己也许错了?”行凶者们或是避而不谈——“你问得太深了,那是政治”;或斩钉截铁:“他们都是坏人,该死。”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错了,也没有道歉。

责任编辑:李宏宇 李晓婷 实习生 喻冬宇

“1965年,你在印度尼西亚吗?”阿迪邀请各村老人来家里验光配镜,开场他都会假装不经意地问这一句。原本还在说笑的老人,立即脸色大变,陷入沉默。1965年,印尼反共清洗,近百万人被屠杀。老人中偶有一两个愿意说点什么,声音依然颤抖,尽管事隔已近50年。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阿迪见到的几乎每一个行凶者,谈起当年的杀戮行为都眉飞色舞。但当他话锋一转,“你认为自己做得对吗?有没有什么时候想想,自己也许错了?”行凶者们或是避而不谈——“你问得太深了,那是政治”;或斩钉截铁:“他们都是坏人,该死。”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错了,也没有道歉。

“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有发生……你,问得太多了。”

44岁的印尼人阿迪一直在不停追问,1965年,印尼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想听到杀人者的道歉。

1965年至1966年,以苏哈托为首的印尼军队组织了反共清洗,以推翻倾向共产主义阵营的苏加诺政府。这场反共清洗最后演变成了一场大屠杀,近百万被怀疑为“共产主义分子”的人被投入集中营,再一车车运到北苏门答腊省省府棉兰附近的“蛇河”边,统统杀掉。

阿迪是出生在大屠杀之后的印尼新一代。他惊讶的是,杀人者对那场大屠杀侃侃而谈,像英雄一样带着炫耀;而大部分幸存者、目击者,却因为恐惧保持沉默。他决定站出来,和那段历史对质。

阿迪是非虚构电影《沉默之像》的主角。2014年9月6日,美国纪录片作者乔舒亚·奥本海默拍摄的这部影片获得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沉默之像》是非虚构电影《杀戮表演》的续篇。2013年,《杀戮表演》入围第63届柏林电影节“电影大观”单元,获得了完全由观众投票选出的观众大奖,随后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南方周末2013年2月以“他们对谎言上瘾”为题报道)。在《杀戮表演》中,奥本海默关注的是杀戮者,他“再现”了以安瓦尔·冈戈为代表的杀戮者在1965年印尼反共清洗中的屠杀行为。

《杀戮表演》的影响力超乎奥本海默预料。很长一段时间,印尼政府都对1965年的那段历史避而不谈,当年的屠杀者甚至享受着英雄一样的待遇,在各级政府部门身居要职。2013年,在奥斯卡宣布《杀戮表演》入围最佳纪录片后,印尼时任总统苏西洛的新闻发言人终于公开承认,“1965年的‘反共清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回复

2014-09-19

杀人的是禽兽,但共 党也不是好鸟,如果他们成功了,恐怕会杀得更多,甚至连敌方的亲友也不放过

回复

2014-09-17

在中国,不是也在被遗忘

建安风骨28
回复

建安风骨28

2014-09-14

昨晚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去找了《杀戮表演》来看,看完之后,心境沉重之极,片中有一段当年的行刑流氓现在去市场勒索华人店主,三位被敲诈的华人无一卑屈地将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交给印尼流氓,镜头长久地在一位中年老实店主的脸上停留,那脸上的无奈、恐惧、卑屈、辛酸、悲苦......都令我心酸,一样是人,是我的同胞,何以在当今这个年代,还活得如此屈辱卑微?加上看网页上评论,98年印尼大规模的排华、杀人、推动、纵火、强奸华人妇女,而我政府只是“强烈谴责”同时制止北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示威流行,我算是明白,在印尼,华人为何活得那么悲惨了!!!!

回复

2014-09-14

活在真实之中需要勇气

lwtz
回复

lwtz

2014-09-13

印尼1965年的清共惨剧只是二战后因共产革命输出而形成的的长长的令人惊悚恐惧链条中的一截链条,最后一节链条好像是发生在红色高棉时期的柬埔寨,1970年代后半期,红色高棉将柬埔寨化为人间地狱

回复

2014-09-13

活在真实之中需要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