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视】特权车整治有望OK

为什么二十年前的整顿,没能搞定“OK”?明眼人一语道破,那就是“轰轰烈烈搞形式,实实在在走过场”。今天整治就一定能避免重蹈覆辙?地方上继续找各种理由推诿扯皮搞变通咋办?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郭嘉越

今天整治就一定能避免重蹈覆辙?地方上继续找各种理由推诿扯皮搞变通咋办?

二十年前,我在省报当记者。当时编辑部经常收到来信,反映有些特权车旁若无人,横冲直撞,希望省里能切实重视,坚决整改。

这些所谓特权车,除部队的,地方的,省里的,就是“闽O”、“闽K”号牌。

“闽O”,公安专段号牌,主要就是政法机关公务用车;“闽K”,则是省直机关公务用车,包括一些中直单位等公务车。这两类车,的确有其特殊性。记得当时,闽省高速公路尚在建设中,“OK”号牌,一路畅行无阻,压根就没有收费这个概念。遇到堵车什么的,这类车更是可以警灯闪闪、警笛声声。

由于群众反映强烈,省里便决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


回复

2015-01-21

什么都要老百姓来监督,执法部门是做什么的

回复

2014-09-09

搞那么麻烦干什么,小学生都建议了:公车用红色牌照。管他O啊A啊K啦,群众只监督“红车”私用。至于是那个部门的车,有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