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改革史话之五】新政纲领:“江鄂会奏变法”第二折

刘坤一、张之洞试图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整顿吏治,整理财政,建立清廉高效的政府来领导新政;一方面采用外国在教育、军事、法律、技术等领域的成法,加速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以使国家早日走出困境,安定富强。

责任编辑:刘小磊

清朝地方衙门审案场景,上海县城,1870年。 (采自刘香城编《壹玖壹壹》/图)

刘坤一、张之洞试图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整顿吏治,整理财政,建立清廉高效的政府来领导新政;一方面采用外国在教育、军事、法律、技术等领域的成法,加速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以使国家早日走出困境,安定富强。

太平天国之后,清政府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恢复,到甲午战前,财政基本达到了收支平衡。甲午战败和随之而来的巨额赔款,政府每年赤字高达一千三百万两,庚子事变,又赔银四亿五千万两,财政状况更加恶化。而督抚为了稳定地方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不得不另辟财源,罗掘各项灰色收入以平衡地方财政,致使官吏差役贪污腐败愈益严重,内则民怨沸腾,外则瓜分日亟,政府陷入空前的困境。刘坤一、张之洞试图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整顿吏治,整理财政,建立清廉高效的政府来领导新政;一方面采用外国在教育、军事、法律、技术等领域的成法,加速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以使国家早日走出困境,安定富强。“江鄂会奏变法三折”就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拟订的。

病症与药方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四日上奏,此为江鄂会奏变法的第二折。

“窃惟治国如治疾,然阴阳之能为患者,内有所不足也。七情不节,然后六气感之,此因内政不修而致外患之说也。”这段话有一定道理,但细究则不然,假使道咸以来,内政修明,外患果可免乎?否也。当局者迷,刘、张看不透中西冲突乃是全球化大趋势下两种文明碰撞的结果,内政修与不修,到了19世纪,欧洲人都会来。“盖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强国。既治则贫弱者可以力求富强;国不治则富强者亦必转为贫弱。整顿中法者,所以为治之具也;采用西法者,所以为富强之谋也。”

刘、张把“立国三要”中的“治”、“富”、“强国”割裂开来,“治”即是修内政,只能用儒家思想和传统治术来“整顿中法”,不能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西法只是富强之术,采用西法只是为了富民强国,这就把西法排斥在“治”的范畴之外,只取其技术性的措施。这是张氏“中体西用”思想在变法问题上的具体应用。

“整顿中法折”,按其意图,要达到“或养民力,或澄官方,或作士气”的目的,其欲整顿的事项也是从这三个方面规划的:第一条“崇节俭”,第二条“破常格”,第十二条“简文法”,旨在约束宫廷和职官的奢靡之风,革新陋规旧制,以鼓士气;第三至八条“停捐纳”、“课官重禄”、“去书吏”、“去差役”、“恤刑狱”、“改选法”,是为反腐倡廉,整顿吏治,廉洁政府,以消民怨;第九至第十一条“筹八旗生计”、“裁屯卫”、“裁绿营”,是为整理财政,平衡收支,以养民力。“以上十二条,皆中国积弱不振之故,而尤为外国指摘诟病之端”,这些内容恰好表现了“国病”的各种症状,十二条措施就是根治的良方。

宫廷职官,虚糜华奢

“今京畿凋残,秦晋饥馑,赔款浩大,民生困穷,以后更不知如何景象,此时若欲挽回天意,激励人心,非贬损寅畏力行节俭不可。”此言显然意有所指。甲午年,就在中日战争已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