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码】驯服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接受这样的挑战──保留多少真实纯粹的自我,又为了承担成熟的责任而隐蔽、掩藏多少自我。这绝不是容易的事,失去太多自我使我们变得虚伪、庸俗;保留太多自我又会使我们充满对人的歧视与偏见。面对挑战,找出中间一条细狭的路,需要生命的自觉,与另一种勇气。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郭嘉越
失去太多自我,你会变得虚伪、庸俗;保留太多自我,又充满对人的歧视与偏见。
十多年前,我认真读了马凌诺斯基的日记。
马凌诺斯基写日记时唯一的“想象读者”(implied reader)只有自己。他从来没打算让这些日记内容公布公开。他的日记是死后才被亲人“打破缄默”的。日记里记载的都是最私密的感觉,这些感觉在他生前,没有任何其他人知道,不曾有人从他外表的有形讯息捕捉到这方面任何的暗示。不过最私密的感觉留在日记里,未曾随他们的死亡而消逝。马凌诺斯基的太太决定背叛他生前的预想,让别人更认识他,所以将日记印刷披露。
马凌诺斯基是人类学界的巨人。在他之前,人类学是由那些坐在安乐椅上的学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
Lazy Boy
谢谢夸奖:)
有您这样的读者在,提示做报纸的,必须做到“一字一句不苟且”,如果随便糊弄,那会有一种负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