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一点】“阳奉阴违” 在基层

虽然大督查的成本不菲,但肯定极有必要。因为地方不同程度都存在对上面的政策“阳奉阴违”的情况,有些地方用“俯拾皆是”形容也不为过。我在亲身经历中,不止一次见识过地方敷衍上级的种种“高明”手段。

责任编辑:李梁 助理编辑 刘雨桦

2014年6月以来,国务院组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督查,对国务院的政策落实情况展开全面检查,破除“政令不出中南海”的问题。

虽然大督查的成本不菲,但肯定极有必要。因为地方不同程度都存在对上面的政策“阳奉阴违”的情况,有些地方用“俯拾皆是”形容也不为过。我在亲身经历中,不止一次见识过地方敷衍上级的种种“高明”手段。

某年春天,广电总局部署打击非法广播电台、电视台,当时我正在安徽阜阳某县采访一起恶性社会事件。当地的宣传部长白天带队查抄当地乡村的私人广播电台,晚上回到县城后与我相约喝茶。由于此前有过几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


回复

2014-10-31

治国不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中国历史发展形成的弊病,一蹴而就怕是不现实的。

回复

2014-09-19

怎么解决阴奉阳违呢?特别是县一级的。是不是可以通过省直管县等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和管理来减少这种状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