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专栏】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陶杰 香港畅销专栏作家及传媒工作者,新穗诗社社员,有“香江第一才子”之称。自述:哪里有自由,哪里有品位,哪里就是我的家。

英文话语权一再发威,由一本 Monocle 杂志来评定全球城市的排名:有的适合生活,有的适合度假,有的只适合赚钱等等。

如此划分,与男人把女人分等级的一套如出一辙:有的适合结婚,有的适合偷情,有的只需金钱打发了事,哪一个才是宜居的城市?

就像女人选老公,不是过客的中途店,而是付托终老之居。香港,你可靠吗?

问题是眼见人家的霸权主义,却没有办法建立自己的“话语权”,自己说了算,一味推销自己是国际都会,永远没有办法说服那些在香港拼命“银”的人留下来,他们只会赚够了钱就搬到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温哥华。

香港难道不适合居住,除了赚钱,理应没有生活?香港开端口之初,唯一的考虑就是功能:英国人看中的是维多利亚港水深港阔,背山环海,天然是一个商业要冲之地,根本没有考虑过适不适合生活的问题。然而,香港拥有海港,与当时战火不断的中国大陆保持安全的距离;气候温暖宜人,没有火山、地震、海啸,在一个小岛上,浓缩了山林、海滩、渔港的风貌,在全世界来讲,也难数得出几个这样的福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还没有“香港人”的概念,都是中国北来的移民:才女张爱玲到香港大学插班,影后胡蝶拒绝为日本人拍片,青帮大亨杜月笙在半山与名伶孟小冬结婚,大儒钱穆在九龙创办新亚书院,娱乐家邵逸夫到香港开辟电影王国,小说家查良镛调到了《大公报》香港分社连电影《色·戒》里的易先生与王佳芝也在浅水湾约会,香港只是一个暂避风浪的后院,适合小住、偷情、退出江湖,然后从长计议。

五十年代迎来了全球婴儿潮,再加上大批中国难民涌来,他们建造木屋,傍山而居,香港的人口一下子暴增,小小的后院再也不敷容纳,一下子要打通前门后墙,填土扩建,变成一间大屋,一个大城市。那么,需要开始考虑生活的问题了。

一九六二年台风“温黛”,摧毁了山边的木屋,令成千上万的贫民痛失家园,不久之后,久旱无雨,又陷入每四天供水四小时的制水时期。一九七二年,一场台风引起山泥崩泻,九龙秀茂坪和香港半山的旭酥道,无数平民葬身在泥水之下。建立一个大城市,首要解决房屋、食水、电力、交通,但这一切,已经不容花时间去学了,此所以香港不能与伦敦、巴黎、纽约相比,人家是至少两百年慢工出细活的结果,但香港既没有时间,也花不起闲情。

后来,面对九七大关,香港人抱着过客心态,纷纷移民海外,在这里长住?No, thank you。

最适宜生活的城市?问题本身是一个吊诡:天底下没有不适合生活的城市,在西伯利亚、撒哈拉沙漠、亚马逊森林,从来不会有城市出现。人是群居的动物,喜欢涌去同一个地方生活,结果出现人口超过一千万的超级大城市。

人口太多,似乎不对 Monocle 杂志一班品味中产的编辑的胃口,虽然他们的总部其实设在伦敦。他们心水的二十五个“最适合生活”的城市,集中在北欧、中欧、澳洲,美国一个也没有,亚洲只有日本和新加坡上榜,他们看重的是环保、洁净、环境优美、建筑漂亮、文艺蓬勃,全都是中产阶级想要的品质。也就是说,世上的城市,因人口“成份”有别而不同:有的适合中产阶级生活,有的适合劳工打拼,有的适合富豪叹世界。

然而,很不公平,只有适合中产阶级的城市才有资格上榜,其它两种被挤到一边,似乎没有讨论价值,关键只是一个词:“适宜生活”(Liveable)。Life,生活,不是两餐,必然由中产阶级决定:在体面的工作与舒适的住宅之外,衍生出书店、花店、公园、报摊、画廊、酒吧、餐厅、咖啡店、时装店、发型屋、电影院、博物馆、演奏厅等城市必需品。此所以主宰家私布置的品牌 IKEA,必然出自中产阶级壮大的北欧国家瑞典。

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必然讲究品位,品位则需要很多其它条件的维系:良好的教育、合理的制度、公正的司法、人权和生命得到尊重、自由开放、治安太平当人性中的丑恶受到制约,而理想得到满足。

理想的城市,必然是中产的城市。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