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大限将至”:就等中央方案了

教育部牵头起草的高考改革方案已在2013年11月完成,但迟迟难以通过,目前又数易其稿。十多个省份已完成地方方案,“等教育部发布后,我们再发布”。

责任编辑:苏永通 实习生 朱亮韬

这样的“高考誓师”场景并不鲜见,一年一度的高考,跟战争一样紧张。 (CFP/图)

教育部牵头起草的高考改革方案已在2013年11月完成,但迟迟难以通过,目前又数易其稿。十多个省份已完成地方方案,“等教育部发布后,我们再发布”。

民间方案提出招生主体由政府变为学校的“颠覆性设想”。教育部2013年的方案提到了自主招生改革,但实施意见较少,可能再作调整。

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再次没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出台。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今年7月底之前出台。7月已过,仍无消息。

这不是教育部在这个问题上第一次“爽约”。2011年之后,教育部每年都表示“年内出台”,到了今年有点骑虎难下。

2013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公开表示方案已经制定完毕,将在2014年上半年发布。随后,十多个省份也明确表示,当地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制定,将在2014年发布,从2017年开始实施。但前提是,他们要等教育部的总体方案出台之后才能发布。

南方周末记者获悉,教育部牵头起草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已在2013年11月完成,由于争议较大,迟迟难以通过,目前又数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

根据“三年早知道”原则,想在2017年的高考中如期实现改革,方案应当在2014年9月即高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发布。这意味着,如果教育部的总体方案到9月之前还不发布,各省的高考改革进度势必受到影响。

最新的消息是,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讨论高考改革方案,但何时通过仍无明确的时间表。

按照教育部的计划,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不会立即全面推开,一些经济发达、教育改革已有一定基础的地区都有望列为试点省份。

中央方案数度搁置

这轮高考改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5年。

那年夏天,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写信,对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表示担忧,胡锦涛批示要进行调查研究,随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场素质教育大调查,其中就涉及高考改革。

2008年,教育部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调研,当时列出了20个重大问题需要深度调研,高考的考试招生是其中一个。

在“纲要”获得通过的2010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立,这是直接向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负责的咨询机构,委员会下设考试招生改革组。

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进行调研,内容涵盖16个议题,包括考试科目、备考选考、异地高考、分省还是统一命题等。

调研开始不久,教育部长袁贵仁便在2011年1月3日的《学习时报》撰文,提到了下一步高考的改革思路,文章引起了媒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9)


回复

2014-09-20

记忆中的痛,高三。

回复

2014-09-20

英语松考,输在起跑。

2014-09-20

英语松考,输在起跑。

回复

2014-09-20

英语松考,输在起跑。

回复

2014-08-24

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必须是要培养高精尖人才为目的!所以必须要让学校有自主招生的权利不是你们塞什么人学校就要招生什么人!鉴于我们国家学校众多,国家可以划出一定数量(10~20)重点大学重点专业进行自主招生,这是要培养高精尖人才的、按照培养人才的目标进行自主招生,必须要严格把关!大学一定要去行政化、大学是学术机构以学术为目的!其余的按照每年全国的参考人数,招生人比例数进行分配啊!

回复

2014-08-24

国家可以划出一定数量(10~20)重点大学重点专业进行自主招生,这是要培养高精尖人才的、按照培养人才的目标进行自主招生,必须要严格把关!其余的按照每年全国的参考人数,招生人比例数进行分配啊!这样不又体现了人才的培养又体现了全国招生的比例的公平性。这样的话北京、上海就不会同意了!

回复

2014-08-24

原来是个“难产”啊!哈哈哈!

回复

2014-08-16

让他们搞吧,继续搞自主招生那一套,继续扩大顶级势力的独裁,发展他们的私人学校吧!当人们发现知识改变命运这条最后的路也行不通的时候,就是共和国大厦将倾之时,当生活没有路的时候,我们只能奋起,把那乾坤颠倒,叫日月斗转!

MINE

2014-08-11

请大家不要相信这些所谓的专家的忽悠。在有政府监督的情况下,腐败寻租都如此猖獗,如果让政府退出监管,把高考招生的录取权都交给学校,那么,中国的高校岂不成了少数人的高校,他们是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只录取那些有权有势的子弟。那些所谓的专家们,请不要东施效颦,国外是什么情况,中国是什么情况,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国外的东西生吞活剥地移植到中国来,行得通吗?自主招生的丑闻已经显示出这个制度的腐败。难道你们还想将这个本来就已经不公平的社会更加不公平吗?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仍然是一个维持基本的公平与正义的最好的选择

回复

2014-08-11

高考改革 首先是基于基于公平改革 倾覆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势地位 然后再谈如何改 微观层面的问题也必须经过科学研究 而非从行政领导的一时冲动想法而改 一些改革传闻荒唐至极 祸国殃民 严重影响树人兴国之大计!

回复

2014-08-11

现在的中国国情还不适合自主招生,因为中西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质量还有很大差距,真要实行自主招生了,伤害最大的还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为他们除了埋头学习,其他的素质根本就没有机会学到,何谈跟城里的孩子竞争呢!

回复

2014-08-11

袁贵仁可以下台了

回复

2014-08-11

教改难定时刻表(短诗) 教改难定时刻表, 啥时成熟啥时报。 一着失策满盘输, 宁等分钟不抢秒。

MINE
回复

MINE

2014-08-11

中国要想实行自主招生,除非把公立学校全部私有化。凭什么纳税人的钱办的学校就交给你们少数几个人说了算?

回复

2014-08-11

国考多题很荒唐 ——读《南方周末》报这篇《高考改革“大限将至”:就等中央方案了》,于是就有了这首诗 国考多题很荒唐, 一体几把尺子量。 各自标准皆不同, 何以裁出适身装。 貌似多元实无原(则), 山参萝卜共一筐。 一国飘扬万国旗, 旗上图腾四不像。

MINE
回复

MINE

2014-08-11

请大家不要相信这些所谓的专家的忽悠。在有政府监督的情况下,腐败寻租都如此猖獗,如果让政府退出监管,把高考招生的录取权都交给学校,那么,中国的高校岂不成了少数人的高校,他们是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只录取那些有权有势的子弟。那些所谓的专家们,请不要东施效颦,国外是什么情况,中国是什么情况,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国外的东西生吞活剥地移植到中国来,行得通吗?自主招生的丑闻已经显示出这个制度的腐败。难道你们还想将这个本来就已经不公平的社会更加不公平吗?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仍然是一个维持基本的公平与正义的最好的选择

回复

2014-08-11

是招生办重要,还是千万学子前途和社会教育水平提升重要????

回复

2014-08-10

我不想在2015年看到这么一则新闻——““等教育部发布后,我们再发布”,地方再次催促推脱。

回复

2014-08-10

以能。 分数也不是绝对公平的

2014-08-10

以钱取人?一家庭关系取人?

回复

2014-08-10

各方都有自己的诉求,各个阶层都想扩大自身的利益圈,最终方案应该还是一个各方妥协后的“四不像”,很难产生实际作用。 芜 17:02:56 改革必然涉及很多人的利益,非有大勇毅大魄力者不可为。政府一直强调服务行政,因此教育改革又不能完全完全由政府去主导陷入“死循环”。而且高考改革涉及全国教育一盘棋,由各地区试行尝试做试点是不可能得出适合于全国的借鉴性经验的。中央不好直接过于强力推行某方案,地方不能提供有力呼应和声援,最终高考改革只能是亦步亦趋、如履薄冰。其实我们的政府大可以放权给高校,抓住核心的100多所高校保持国家教育基本稳定,剩下的二本院校和专科院校就放开手脚搞自主招生去改就是了,一是可以检验高校的自主办学能力又不至于造成社会剧烈动荡,二是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控制阴谋真正的 为国家和民族的前进做点贡献。

回复

2014-08-10

以钱取人?一家庭关系取人?

2014-08-08

望今生能看到高考改革,不再“以分取人”

回复

2014-08-10

要教学改革先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