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物质主义跟物质主义不一样

一不小心来到这个世界后,人们总是慢慢生出很多梦想,但只有少数人才能让梦想逐渐落地生根。到目前为止,韩寒与郭敬明是梦想的幸存者。在这个充满巨大不确定的转型时代,他们正实现着自己希望实现的一种或几种可能性。他们充满了争议,但如果不涉违法,且争议吧。

责任编辑:史哲 陈斌 蔡军剑

你怎么看韩寒和郭敬明?你喜欢《后会无期》还是《小时代3:刺金时代》?答案可能是任何一种。这是自由社会的个人选择。

《后会无期》是公路片,一路讲了几个青年人追求各自梦想的兄弟故事,《小时代3》是青春片,一群热爱奢侈品的男女的爱恨、喜怒与成长。《后会无期》里充满各种名言警句式的段子,让人一乐,随后有省;《刺金时代》里充满俊男靓女的特写镜头,在物质主义的背景下插科打诨。乐完,也就完了。自然,商业上并非如此,“乐完就完”恰恰是现代社会的一粒永远没完的摇头丸。

有评论说,韩寒是中国的幻象,郭敬明是中国的真相。韩寒在檄文式的批判中争取着现代市民式的自由,郭敬明则在青春期的消费主义中获得“臣民”式的自由。但最终,两个人都成了瞄准读者和观众钱包的“物质主义”商人。

物质主义者多少带点贬义,泛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4-08-11

线人→给人,纠正自己的错误……

Lazy Boy

2014-08-11

七拼八凑弄出这么一篇东西,完全没有了去年惹出巨大风波的那篇献词线人的感觉,“成为商人也没什么不好。守法而能进行破坏性创造的商人与企业家,引领着社会前行”?成为商人确实没什么不好,不过“进行破坏性创造”?从何而来?我反正是没看到。“引领社会前行”?有必要瞎扣这种荣誉么?南周年度致敬郭敬明已经是非常让人反胃的事,此文再来一个“自负其责的物质主义者”,逻辑就是50步可以笑100步。法律诚然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性标准,但比法律更基础的道德约束,才是社会至少不会太糟糕的保证。郭敬明的《小时代》诚然没有引出什么法律问题,但道德的谴责如果丢了,结果不一定比他违法更乐观……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4-08-11

七拼八凑弄出这么一篇东西,完全没有了去年惹出巨大风波的那篇献词线人的感觉,“成为商人也没什么不好。守法而能进行破坏性创造的商人与企业家,引领着社会前行”?成为商人确实没什么不好,不过“进行破坏性创造”?从何而来?我反正是没看到。“引领社会前行”?有必要瞎扣这种荣誉么?南周年度致敬郭敬明已经是非常让人反胃的事,此文再来一个“自负其责的物质主义者”,逻辑就是50步可以笑100步。法律诚然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性标准,但比法律更基础的道德约束,才是社会至少不会太糟糕的保证。郭敬明的《小时代》诚然没有引出什么法律问题,但道德的谴责如果丢了,结果不一定比他违法更乐观……

回复

2014-08-10

看看这群人,有多少是真正为社会发展着想的?

回复

2014-08-07

敢不敢把广告贴删除了???

回复

2014-08-04

说真话,我并不看好那些所谓的“新x作家”。因为既没有生活阅历,更缺乏担当精神。仅凭那一点小聪明,虚构超越人生底线的所谓“故事”。显得非常飘浮,毫无厚重感,充其量不过是放大了的心灵空泛(而不是空灵)与矫情。被几个无聊的“伯乐”看好,而借手中话语霸权,将畸形吹捧为“奇迹”而已……

回复

2014-08-04

“他们生来就已在一个‘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时代里。”这句话是此文最准确部分。

回复

2014-08-04

没有读懂,那就是写得好的标志,正所谓深不可测?可测那就不深。

回复

2014-08-04

畸形时代造就畸形人, 畸形人生发出畸形事, 畸形事充实畸形时代。

回复

2014-08-02

方舟子骂两句韩寒也就可以了,没必要拐弯抹角地扯到政治上来,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无知。改开后的反[和谐]贪,不过就是建[和谐]国后的反[和谐]革[和谐]命,可以认为是弱化版的斯大林时代的大[和谐]清[和谐]洗。将政治目的转化为道德清洗,自江以来便被中[和谐]央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至于物质主义与精神的分裂及对抗,长久以来都是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口是心非使儒家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书本上说仁义礼智信,社会却说的是钱权人谀名。起初孔孟之时还不是很明显,但到后来,当那些极端的故事开始传开并被颂扬,随着流传和编造的故事越来越高尚,越来越不见人欲,所谓的物质主义便随着老莱娱亲什么的深入人心了。 说改开是物质主义的起步?我不敢想象文[和谐]革时期中国还剩下几个思想家。纵观中国历史,思想的火苗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的那一刻便开始零星了。汉字不再是思想的精萃,而沦为文人墨客的游戏;诗文的评价,只取决于文笔的功夫,至于思想嘛,老祖宗们早就定好了,千百年来就那么几个主题,吟来唱去没啥有意义的东西。中国的“精神”文明在哪呢?改开前?改开后?我只看到一部接一部的抗日剧,剧中人们以战死沙场、保家卫国为荣,人们以屠杀日本人为荣,他们以一当十,他们感到了入侵的威胁,他们悲壮,他们伟大,他们的精神永远最纯净。同样是战争,我看到的却是《战争之王》,是《西方的没[和谐]落》。

回复

2014-08-01

写的好深 有点没读懂

回复

2014-08-01

点赞

幸福就好
回复

幸福就好

2014-08-01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