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了,高考加分何以至此成也公平,败也公平

回顾高考优惠政策的历史,对特殊群体入学机会的不公平进行补偿,是其本初的逻辑。但加诸其身的动机与利益越来越复杂,终使其在背离公平的路上越走越远。2014年,本是高考加分项目“瘦身”的第一年,然而辽宁与河南几乎算是惯性式的加分丑闻,表明它步入正轨的道路仍旧漫长。

责任编辑:朱红军 苏永通 实习生 岑欣杭 王继周

2011年4月23日,参加首次北京高中体育竞赛优胜者和等级运动员测试的学生在参加测试。只有通过统一测试的考生,才能享受高考录取加分政策。 (CFP 王海欣/图)

几乎成了每年惯常的戏码,2014年高考后,辽宁、河南两省又爆出大面积体育加分舞弊事件,关于高考加分政策的争议再次引燃。

回顾高考优惠政策的历史,对特殊群体入学机会的不公平进行补偿,是其本初的逻辑。之后为满足特定时期对人才的要求,高考加分在德智体的考核中起到了调节器的作用。无论在国家,还是地方,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高考加分都曾完成了赋予它的历史任务。但加诸其身的动机与利益越来越复杂,终使其在背离公平的路上越走越远。

政治补偿与服务建设

体育好,拿过奖,优秀学生干部,德智体全面发展,就可以在高考中快人一步?现在是,但倒退60年,这样的履历分分钟被革命军人秒杀。

1950年的高校招生文件规定,对于“参加工作三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及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考试成绩虽稍差,得从宽录取”。而后来耳熟能详的优先录取一词,则出现于1954年的教育部高校招生文件,但规定仍显粗略。

直到1956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1956年暑期统一招生录取、分配办法》才对优先录取的分数优惠幅度首次作出明确规定:在与一般考生成绩相同或相近(指总分少20分左右)时,就应该优先录取。这时,受惠群体中增加了烈士子女和港澳学生。

“这一阶段的政策,体现了政治补偿特征。”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罗立祝分析,革命干部与军人、烈士为新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华侨在抗日期间给予新政权很多物质与政治支持,国家给予相应优先录取政策,带有明显的安抚与补偿之意。而给予少数民族考生优先录取政策,则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定与民族团结。

此后的“文革”,高考一度废止,恢复高考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