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争议】网瘾青少年送特殊学校矫治?

19岁少女被父母送去“戒网瘾”,因被学校老师高强度长时间的体罚而惨死,这引发了媒体对这类学校的深度关注。死者母亲去学校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很多孩子扔下来的求救纸条。这哪是学校,分明是监狱,不,是比监狱更坏、被管教者完全没有人权的奴役体系。网瘾青少年真有必要送特殊学校矫治吗?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陈霞

19岁少女被父母送去“戒网瘾”,因被学校老师高强度长时间的体罚而惨死,这引发了媒体对这类学校的深度关注。肇事的郑州“搏强新概念培训学校”,有很多不近人情的规定:封闭式管理,各种体罚、上厕所必须向老师汇报,入校两个月内不能跟家长联系等。死者母亲去学校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很多孩子扔下来的求救纸条。这哪是学校,分明是监狱,不,是比监狱更坏、被管教者完全没有人权的奴役体系。网瘾青少年真有必要送特殊学校矫治吗?

正方:据教育部官网,2011年,有网瘾的青少年数字达1300万。所谓网瘾,是指上网者长时间、习惯性地沉迷于网络,依赖、痴迷于互联网,影响生活、学习与工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回复

2017-02-25

现在多少成年人沉迷打麻将,这也是麻瘾么,需不需矫治?

回复

2014-07-02

戒毒能成功并不是毒品本身失去了吸引力,而是意识到毒品的危害而自觉远离,意志不坚者也有复吸可能。戒网这种体罚如果改成积极的体育文艺等,克服困难培养意志力,让少年在现实中寻找到新的兴趣,意识到沉迷的危害效果会好很多。 很多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很少陪儿女,儿女无所事事又缺少玩伴就沉迷电脑,等儿女长大了发现越来越难以管教,于是就又推给社会。从小从生活中培养,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社会的进步意识认知更重要。

回复

2014-07-02

话说19岁少女完全有合法的自由权益,父母也没有强制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权利,所以这已经是属于监禁的违法行为。达到成年年龄还被当成网瘾少年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自己都可依法上告要求赔偿。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4-06-30

反方部分第一段,“为什么没有一本权威的医学教科书收入这种病”,其中“收入”改成“收录”更合适……

回复

2014-06-28

lwtz
回复

lwtz

2014-06-28

从媒体不时报道的某些少年患上网瘾呈现病态的情况看起来,有些少儿深深沉迷于网络游戏以致耽误正常的生活学习可能确实是个问题,但对此反应过激过当的家长甚至专家更成问题,他们是一帮鲁莽专断的监护人,动辄妖魔化的认识使他们神经紧张,自认为目的正当的意志力又使他们容易采纳背离理性和科学的手段,握有教育大权的社会机制又欠缺自觉、反应滞后,一杯杯苦酒就酿造出来了 这种情况发生在中国其实是有深刻背景的,这与毛的造反、革命理论及实践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实际上是毛整党整风政治运动的微缩版

回复

2014-06-28

为什么会有网瘾呢,因为孩子觉得在网上获得的精神快乐要比现实来的多,来的容易,其实质无外乎对现实没有足够的认识,不了解生活的实质,可是强制戒网瘾起到什么作用了呢,就像一个要糖吃的孩子你不给他糖,除了他不会再找你要之外,难道就再也不吃糖了吗?矫正学校的产生本身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一类产业,就像戒毒所一样,并不一定是畸形的产物,只是强制性的矫正方法是一定要废除的,本身强制就与人身自由发生了冲突,与法律都有了抵触,还不如"变形记"一样,去教教孩子在不同的世界里寻找生活的亮点。

回复

2014-06-28

为什么会有网瘾呢,因为孩子觉得在网上获得的精神快乐要比现实来的多,来的容易,其实质无外乎对现实没有足够的认识,不了解生活的实质,可是强制戒网瘾起到什么作用了呢,就像一个要糖吃的孩子你不给他糖,除了他不会再找你要之外,难道就再也不吃糖了吗?矫正学校的产生本身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一类产业,就像戒毒所一样,并不一定是畸形的产物,只是强制性的矫正方法是一定要废除的,本身强制就与人身自由发生了冲突,与法律都有了抵触,还不如变形记一样,去教教孩子在不同的世界里寻找生活的亮点。

回复

2014-06-27

羊叫兽和陶叫兽的后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