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争议】狗权高于产权与风俗?
动物保护分子跟玉林的“荔枝狗肉节”缠上了。6月10日,十余名不明身份者想从玉林某狗肉商户里强行带走活狗,冲突从线上走向线下。狗权高于产权,高于风俗?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陈霞
动物保护分子跟玉林的“荔枝狗肉节”缠上了。其实,此节日并非这些人所宣传的是官方主办的,只是当地过夏至节日的传统民俗而已。2014年6月10日,十余名不明身份者想从玉林某狗肉商户里强行带走活狗,冲突从线上走向线下。在这些人报警之后,商户向民警与当地食药监管部门出示了检疫证件。但这些人认为处置不公,愤然踢坏商户大门。目前,为避免与动保分子冲突,玉林狗肉餐馆普遍遮盖了招牌上的“狗”字。狗权高于产权,高于风俗?
正方:狗是人类的朋友,朋友怎么能用来吃呢?从学理上讲来,狗是伴侣动物,与作为食物的猪牛羊是不一样的。吃后者我们不会有情感上的障碍与道德上的不安,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
反感吃狗肉的习俗源于欧洲,尤其西北欧。这些地方的居民,祖先系以游牧生活为主,狗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和伙伴:一方面照料放牧的牲畜,一方面保护自己的住所以及家人。正因如此,欧洲人很早就习惯将狗当做朋友甚至家庭一员。这种情结在以农耕定居为传统的古代东方是不存在的。古代东方,狗仅仅是众多既可役使也可食用的家畜之一。中国古代所称“六畜”中,狗的“排名”仅高于猪,而在马、牛、羊、鸡之后。但是现在这种源自西方的动物保护主义的饮食文化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差异正在演变成为一种残暴的崇洋媚外的种族主义偏见和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粗暴打压和强行干涉。 此次玉林狗肉节风波中,少数爱狗人士的过激行为已经激起了很多中国人的逆反心理。事实上,动物保护主义者过激的做法在国际上早已多有诟病。据美国《琼斯母亲》杂志报道,2006年,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了一项法案,把很多形式的动物权利运动正式确定为恐怖主义。2009年,美国法学者詹姆斯·沃泰威沃·卡斯塔格尼拉在《国土安全评论》上刊文列举了3种21世纪美国土生土长的恐怖主义,其中之一就是“心态偏执的人,如激进的动物权益活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