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考该当何罪

拿着雇主身份证和准考证直接进场替考,被称作“硬考”。而通过伪造证件瞒过审查进行替考则被称为“软考”。“软考”有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可以规制,而最明目张胆的“硬考”,不符合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反而可以逃避刑罚。

责任编辑:苏永通 实习生 张维

2014年6月5日,济南,民警在做王某的工作,让他指出做枪手的学生。 (CFP/图)

拿着雇主身份证和准考证直接进场替考,被称作“硬考”。而通过伪造证件瞒过审查进行替考则被称为“软考”。“软考”有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可以规制,而最明目张胆的“硬考”,不符合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反而可以逃避刑罚。

2014年6月17日,针对央视报道湖北大学生到河南开封杞县等考点参加高考替考一事,河南省招办回应,在今年的高考工作中,河南省已经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127人替考。

早在2年前,2012年6月7日,南方周末以《枪手在行动》和《买“枪”:两万五,上一本》为题报道了河南多所高校大学生在替考中介的组织下到河南杞县、山西应县等地参加替考的事实。不久,组织去杞县等地替考的张某、李某和组织去应县等地替考的谢某、任某龙均被公安机关抓获。

同样是组织替考,这四个人面临的法律惩罚却不尽相同。张某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回复

2014-06-26

个人挺喜欢南方周末报,但是这个手机客户端能改进改进吗?真的是太失望,不是所以文章都会看,一进来新闻目录都没有,一屏显示一个,想挑有兴趣的你得一个一个往下拉,为读者方便阅读考虑过吗?希望能改进,不然肯定会没人气,起码我个人是不会浪费时间按个去找自己想看的。

回复

2014-06-22

原來在中国,冒用他人身份是不违法的。

回复

2014-06-20

嘿嘿,没得权没得钱,哪个能做到替考?

回复

2014-06-20

有权有势的人的勾当。

回复

2014-06-20

参照相关法律从严惩处。

fsdwei
回复

fsdwei

2014-06-19

这样的法律真好笑

回复

2014-06-19

明明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法律手段,为什么不能现在就立法,惩治替考者及被替考者呢?替考事件屡见不鲜,只凭不断地呼吁宣传是没用的,需要尽快付诸行动。

tf
回复

tf

2014-06-19

学法学的飘过,强烈建议立法规范。刑法有一条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如果没有或者缺少成文的规定,有关机关是没有办法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的。我国可以借鉴台湾、台湾、日本等模式,这才是真正的与国际接轨!

回复

2014-06-19

只要不收取财物就没罪

回复

2014-06-19

问题在于法律 该怎么制定,涉及一系列的流程。而不是简单的 某部门下个命令就成为法律了。

2014-06-19

替考,什么美其名曰“软考”、“硬考”,其本质都一样,都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那它就是违法。都要等立个法什么的,实际上等于迁就、包庇和纵容、鼓励了这些人。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人,报道中说得很明白,官家与有钱家子弟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没权,没钱,你能行吗?说什么法律上没依据就无法判决,“硬考”与“软考”行为本质一样,但施用刑法却不一样,那是什么,是“权钱”在作怪。

shanlirenzk
回复

shanlirenzk

2014-06-19

替考是可恶,可是人家分析得很有道理嘛,你也搬出个法律的一二三来才是。按你的说法,又丢了法治。

2014-06-19

替考,什么美其名曰“软考”、“硬考”,其本质都一样,都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那它就是违法。都要等立个法什么的,实际上等于迁就、包庇和纵容、鼓励了这些人。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人,报道中说得很明白,官家与有钱家子弟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没权,没钱,你能行吗?说什么法律上没依据就无法判决,“硬考”与“软考”行为本质一样,但施用刑法却不一样,那是什么,是“权钱”在作怪。

回复

2014-06-19

替考,什么美其名曰“软考”、“硬考”,其本质都一样,都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那它就是违法。都要等立个法什么的,实际上等于迁就、包庇和纵容、鼓励了这些人。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人,报道中说得很明白,官家与有钱家子弟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没权,没钱,你能行吗?说什么法律上没依据就无法判决,“硬考”与“软考”行为本质一样,但施用刑法却不一样,那是什么,是“权钱”在作怪。

回复

2014-06-19

完全没有去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