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2014,安徽卷高考作文赞一个

每年6月入夏之后,我国人民集体进入了高考的季节。媒体与网络,线上与线下,无数人在等待着点评高考作文的机会。2014安徽卷作文说:演员认为可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认为“一剧之本”不能让演员随意改动,让考生据此选角度。……

责任编辑:史哲 蔡军剑

写下这个题目,估计一大群人会跳出来说: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都已被网民公推为“最奇葩”、“最难写”了,又来一个唱反调想博出位的,图样图森破,blah,blah……是的,唱反调人人会,但唱出道理来也是技术活。

假想一下赵忠祥老师充满磁性的声音:每年6月入夏之后,我国人民集体进入了高考的季节。媒体与网络,线上与线下,无数参加过与未参加过高考的人在等待着点评高考作文的机会。随着高考作文题目陆续放出来,刷存在感的时候到了:这个省的题太心灵鸡汤了,那个省的题是道德说教……

暂停键按下。问题来了:为什么我国人民每年齐刷刷地谈高考作文乐此不疲呢?“来,张三,我们不谈高考作文了,谈一谈今年巨难的浙江数学卷吧?”“你们聊,我先走了。”

高考作文如此没门槛是够奇怪的。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专业学术人才,你选读的任何专业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回复

2014-08-02

文章总体不错,但是关于SAT的部分评论个人认为不够恰当,SAT作文本质上而言不属于材料作文,核心就是一个命题,或者更直接地说就是一个A还是B的选择题(有时会是更开放的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并不能把考察的重心完全集中在批判分析和逻辑思维上,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得分,甚至有时照搬模板和故意加长篇幅会提升分数。这一点饱受诸多考生和老师诟病。同时在即将到来的SAT改革中写作板块将很可能改为选考。

回复

2014-07-02

解读到位。作文考的是学生的论证能力,自我证明能力。至于立意,显然在有限的材料中不可能有很多立意空间。

回复

2014-06-17

首先这个作文题我是很喜欢的,能说出点实在、现实的东西来。 本文作者的文章不是很好。。。 此致敬礼。

回复

2014-06-17

作者言谈之间认为sat的命题比较高级,我倒觉得未必。恰是其最后的追问点出了所谓的材料重心,可能是注重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但也相对限制了学生的选题角度,毕竟这样的追问带有一定的引导性。更何况逻辑推理能力不是靠题目来体现,而是要靠学生的作文来体现的。

回复

2014-06-16

“许多人的反应是哇哇叫,说这个话题可选的角度太狭窄了。不错,立论要么站在演员一边,要么站在剧作家一边,但这不正好考验你成立己方论点并驳斥对方论点的能力吗?”首先安徽作文题来自社会事件而不是心灵鸡汤就很值得称赞

回复

2014-06-16

新型八股文。

回复

2014-06-14

写剧本和表演的目的都是把作者文字的内容演绎出来,评判好坏的标准又有多种多样。 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在专业人眼里可能不值一提。 专业人士热烈追捧的,大众有时候却不买帐。 但是我认为大众的评判要重要相对于专业人士的评判,因为绝大多数的作者是写给大众看的。 以此作为评判标准, 无论是剧作者还是演员的意见都可以拿来衡量。 就像玩具研发者做出了一个玩具,市场开发的人觉得不好。 评判的依据还是请小朋友们到玩具公司试玩, 看看最终的玩玩具的是否喜欢。 不在乎研发者和市场的人员的专业意见。

回复

2014-06-14

其实就是个“度”的把握,完全按照剧本或者兼顾演员特点,都可能是为了“最好的艺术效果”,双方不在此处构成必然的矛盾。

2014-06-13

我写的作文不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指出要相互兼顾,为了最好的艺术效果。

回复

2014-06-13

我写的作文不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指出要相互兼顾,为了最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