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是无论如何都要抵达的” 新能源“龙门客栈”

一个月前,访问非洲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除了带去中国的高铁和飞机,还有光伏电站。对中国新能源企业来说,非洲是冒险者的乐园,这里偏远、贫瘠、充满诱惑,“水深、浪急、有鱼”。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南非,“最初往往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随后就会水土不服。”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李雅娟

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南非发展,“最初往往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随后就会水土不服”。 (何籽/图)

对中国新能源企业来说,非洲是冒险者的乐园,这里偏远、贫瘠、充满诱惑,这里“水深、浪急、有鱼”。

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虽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却有着远超于社会发展阶段的法律体系;这里因经济增长速度吸引了全球的掘金者,同时也让各国投资者饱受社会治安混乱,警察群体腐败,政府效率低下之患。

这里还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以及巨大的能源赤字。三年前,各国游说者终于敲开它的新能源市场大门,法国电力、意大利电力等世界一流电力公司纷纷开疆拓土,抢夺资源。

这里是非洲。

对中国新能源企业来说,这里是冒险者的乐园。打开全球的新能源版图,眼下全世界最具增长力的新兴市场,一个是最近的日本,一个是最远的非洲。

相较中国企业大批进入而厮杀惨烈的日本市场,非洲更像是新能源世界的“龙门客栈”,偏远、贫瘠、凶险,却又充满诱惑。

“仓促而匆忙”的探险

表面上看,带着浓重中国国企风格的龙源电力(下称龙源)三人工作组显然不符合“冒险者”的特征。

在中国大陆,龙源背靠着五大发电集团的国电集团,是中国第一家香港上市的新能源发电企业,2009年凭借其177亿元的IPO融资规模曾登顶中国“新能源第一股”。

但一万多公里外的非洲大陆,正忙于资源开采和修桥修路。贷款、圈地、拿项目,中国国企虽然在国内长袖善舞,但在新能源的处女地非洲,优势瞬间全无。

位于约翰内斯堡Grayston大街上的一栋并不起眼的灰色玻璃大楼是三人工作组到达当地“报到”的第一站,这是中非发展基金(下称中非基金)南非办公室的所在地。规模高达50亿美元的中非基金是龙源打开非洲市场的合作伙伴。在龙源、中非基金和南非穆力洛可再生能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里,三家各占46%、14%和40%的股份。

不远处的Maude大街即是非洲大陆上最有名的“南非华尔街”,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韵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Magazine-Mr-H
回复

Magazine-Mr-H

2015-07-30

结交官员,回避“中国制造”,呵呵,自己懂哈。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4-06-12

“出入高官府邸的‘中国侨领’”部分最后一段,“皇明、太阳雨等大批国内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商也开始大局进入南非”,其中“大局”应为“大举”……

Lazy Boy
回复

Lazy Boy

2014-06-12

“‘仓促而匆忙’的探险”部分第二段,“龙源背靠着五大发电集团的国电集团”,这里表述有问题,应该说至少在“五大发电集团”后加上“之一”两个字……

回复

2014-06-10

北枳南橘,古已有之。

回复

2014-06-09

“水土不服”很自然。因为“中国特色”全世界独一无二。把“中国特色”搬到世界其它地方,不碰钉子才是怪事。“在中国,工人一天可以做800台热水器,而南非工人一天只能做150台。”由此看来,中国工人是机器人,而南非工人是人。

回复

2014-06-09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