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口水

“舌尖1”引发的口水都冲着美食,“舌尖2”引发的口水都冲着导演。尤其是“家常”播放后,吐槽汹涌,“这还是美食节目吗?”“不如干脆拍一个学琴女孩的辛酸史吧。”“我跟分集导演说,我不觉得我们有辩解的权利。观众是上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总导演陈晓卿说。

责任编辑:李宏宇 朱晓佳 实习生 周鑫

“舌尖2”拍摄时,藏族小伙白马占堆事实上爬了两棵树,一高一矮,剧组把两组镜头剪接在一起播出。BBC也曾采用类似的操作方法。面对“舌尖2”“造假”的质疑,陈晓卿自我调侃:“深受资本主义新闻观毒害。”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舌尖1”引发的口水都冲着美食,“舌尖2”引发的口水都冲着导演。尤其是“家常”播放后,吐槽汹涌,“这还是美食节目吗?”“不如干脆拍一个学琴女孩的辛酸史吧。”……

总导演陈晓卿有些始料不及:“舌尖2做完后我去很多地方,找不同的观众,都放这集,没人觉得不舒服。在湖南几个年轻人本来在酒吧里看片,看到中间他们把电脑抱到露天去看,他们觉得露天环境与家常这个主题更契合。我当时还觉得这集没准是整个舌尖2的亮点。”

“我跟分集导演说,我不觉得我们有辩解的权利。观众是上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陈晓卿补充。

人物比食物难找

纪录频道总监刘文2011年第一次参加戛纳国际电视节,主场馆上方的巨幅海报是韩国KBS电视台的《阿穆尔河》,当时他暗下决心,要让中国纪录片海报也堂而皇之地挂在那里。2014年4月,第51届戛纳国际电视节,刘文如愿以偿。

“舌尖2”第一集“脚步”播出时,收视盛况如期而至,“舌尖2”一举超越同时播出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观众边看片子边在淘宝上下单买美食。

但“美食太少人太多”的抱怨也引发共鸣。观众说舌尖2跑题了——本想吃鸡蛋,但大篇幅展示的是下蛋的母鸡,比如四川养蜂夫妻、上海双胞胎厨师、河南中提琴母女。

来自美国的声音把这种抱怨推向高潮。《华尔街日报》旗下的“中国实时报”以“《舌尖上的中国II》有点变味儿”为题,质疑该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7)


回复

2014-05-27

被喷是很正常的,文化的东西他们看得懂吗?

回复

2014-05-27

真的感觉是不思悔改,还不乐意接受批评。什么“舌尖上的口水让他有点焦躁。“快点结束吧,换以前早就休假去了”,这是在逃避吗?太不负责任了

cyx12345678
回复

cyx12345678

2014-05-27

1.不思悔改,推说观众责任。 2.不动脑,不知道入乡随俗吗,这是给中国人看的,bbc就一定好吗,别都推给别人bbc。 3.是否商业化过重,或者同情心泛滥,拍摄没有准则,有些东西该删就删,不用迎合观众,但作为续集需要有标准的延续性。 4.从2上可以看出,导演们都该改行了。

回复

2014-05-26

2真的太差,本来1里面的导演都不在了,也正常。

回复

2014-05-26

舌尖2很不错啊,食物不单单是食物,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而且舌尖本来就不是以美食节目为主导的~

回复

2014-05-26

这就不是纪录片

woyouyijian
回复

woyouyijian

2014-05-25

你要拍人文那就另拍一部,要拍舌尖上的东西,讲那么多人文,是不是喧宾夺主,跑题了?

回复

2014-05-25

舌尖呀,是美味,又是感情,都不可或缺,但是轻重要分清嘛

回复

2014-05-25

BBC《人类星球》

回复

2014-05-25

“家常”一集中,孕妇产子后,小夫妻双方父母都给产妇做了一道滋补菜肴。“女方家做的是鱼腥草炖鸡,是愈合伤口的;男方家做的是鲫鱼木瓜汤,是下奶的。陈晓卿说,一看就知道谁是亲生的了。”

回复

2014-05-25

家常是舍尖中最垃圾的一集.什么狗屁垃圾东西,从此不看舍尖

回复

2014-05-24

当饮食成为一种文化

回复

2014-05-24

当饮食成为一种文化,别忘了它的本质是吃。

回复

2014-05-24

我也觉得《舌》2远不如《舌》1,美食太少人太多

回复

2014-05-24

我也觉得《舌》2远不如《舌》1,美食太少人太多

回复

2014-05-24

你也不好找哦!

回复

2014-05-24

同样的手法,你洋爹用,那就是体现人文理性和人性的光辉,中国人用就是虚伪跑题没人性,呵呵,喷子们,你们的奴性是不是太重了?

回复

2014-05-24

我觉得分集导演邓洁何止三观不正,这胡诌的水平更是在全国观众愈演愈烈的声讨中更上一层楼了。美食节目就是欢脱轻松的?你这舌尖本来就不是重点拍美食的?我记得你们总导演说过是以美食为切入点蕴含中国人文情怀的吧?您还是说你这提前放过反响不错,你这受众群是怎么选的?BBC就教你这么拍的?腐国就这么被你拉下水,和稀泥了?哎......恭喜您,成功让我看了家常后,没有再看过舌尖。

回复

2014-05-24

我觉得导演们要有听不同声音的思想准备,一味的赞美太虚伪。只要不涉及恶意诽谤或人身攻击的,都要虚心听取。评论你,是看得起你。话说家常那一期,我也觉得跑偏了。

回复

2014-05-24

民以食为天,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关键点就在每天的三顿饭上。与生活相关联有什么不对!“舌尖2”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