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码】又到“制礼作乐”时

从目前情势看,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社会转型还将继续,传统社区进一步解体,饮食、居住、人际交流等基本生活方式会有更多改变。这当然就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需要一套新“礼乐”。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刘孟宇

容忍多元价值,提供更有深度和更加优雅的精神生活

梁漱溟曾说:“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如是,则其必应与生活的实际相调和。今天中国人的生活已不是百年前的模样了。我们从一个以农村和耕读为基调的社会,转变成了一个以城市和工商为核心的社会。它驱迫各类资源迅速向大都市集中,也使得社会组织形态和人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大量人口离开祖辈世居的小社区,身不由己地卷入大规模的社会流动。与面对面的传统社区不同,新的人际关系常是不稳固的、临时性的,有时甚至还是抽象的(比如我们要时时面对的“国家”、“民族”)。一般情形下,大家不再彼此深度卷入对方的私生活,人际界线日益分明。

最近二十年,这种情况更加明显。随着社会转型加剧,我们过去许多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遇到激烈挑战,令人无所依从。这种转变又不是同步的,不同人群和地区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不少中小城市和农村仍流行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


回复

2014-08-20

好一个人民是现在的圣人。 指出了问题, 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 估计唯有靠时间去改变一切了。 转是现在进行时, 没有人知道要多长时间, 没有人知道会转成什么样, 所以只有靠时间去决定是什么型了。

lwtz
回复

lwtz

2014-05-18

所言极是,传统是什么,以前的生活方式而已,有便宜沿行之处,也有糟粕难忍的种种,不是绝对标准,需根据时代需求不断调适,有吐有纳,才能由文化步态演进到文明形态,由旧环境迁移到新时空,否则连正常呼吸都会受到影响

回复

2014-05-17

既然一个社会利益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宗教信仰多元,那么表达诉求的声音一定是多元的。一个健康的社会要能够包容多元的一切,容许表达不同的意见与观点,虽然这些意见与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人为地“整容”形成“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往往是不真实的社会而难以持久。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变革的时期,老旧的东西正在逐渐死亡,新生事物正在萌芽并充满了生的艰难,这种“方死方生”的时刻,渐进地培育一个国家、民族的新的“道德规范、法治精神”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