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行己有耻”的Meme不会湮灭

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故中,一面是涉事客轮船长李某极不专业、极不负责,自己与几名船员抢先弃船逃离,另一面是老师姜某获救后自裁。是否可以这么说,前者代表了基因与本能,后者代表了Meme与文明?

责任编辑:史哲 蔡军剑

有洋人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这话呼应了2500年前孔子的观点:“行己有耻”是“士”的必要条件。使用高大上的术语,“行己有耻”的观念应该算一个成功传承下来的Meme吧?

1976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新造了Meme一词,含义为:“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及行为模式等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相类似的东西。”是说,如果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Gene(基因),那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就是Meme(谜米或文化基因)。当然,两者传递的方式不一样,Gene通过遗传,Meme通过模仿,Meme源于希腊语Mimema(模仿)。

不过,基因与Meme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本能与文明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又一次见于韩国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回复

2014-04-30

求生是人的本能,怕死没有什么可耻的,活着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一切要求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履行的所谓责任,都是伪善,一文不值。这种所谓的知耻文化对人束缚至此,我不明白为什么竟然还会有这种荒唐的歌颂自裁行为“知耻”的评论。 维护生者的权益才最为现实。现在要做的是如何消除船员们的愧疚(当然同时要提升他们面对危机的应变能力),如何消除获救者的不安(而不是歌颂这种不安啊,傻叉!),让他们好好活下去。

回复

2014-04-29

去年认识一位出生农村,自小贫寒,读书而奋起的博士大哥,他过往的经验融汇成一句话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和文中提到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不是有几分相似?但联想到社会中政治阶层的现状,是不是又有一些讽刺呢? 不过让人感到希望的是这些话倒是在大部分如履薄冰地经营着事业和家庭的中产阶级上体现的尤为贴切,固然没有摆脱物质攀比的执念,但是精神层次上更高的追求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可为什么不敢说出来自己的精神需求?因为大环境里的人会讽刺和嘲笑那是一种自命清高和矫情。又可以借用文中的一句话了“我们可以反复追问下去。”不过这次,问的是自己的内心。

回复

2014-04-28

比较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市大火烧死323名中小学生、132名烧伤致残的事件,韩国总理辞职和朴槿惠总统的处置要比中国强一万倍。26名处级干部从火源处成功逃生,教育局干部命令学生原地不动“让领导先走”使学生丧失逃生的机会,26名干部无一伤亡至今未追究责任。这些用“钢铁炼成”的人全数都是垃圾,无一人自杀以谢国民。40名教师36名为保护学生殉职,想想这件事,我对这些“垃圾”组成的队伍从此不再有任何幻想。

philory
回复

philory

2014-04-27

请问评论员:韩国校监在事发之后自杀,是否真的符合儒家说的“耻”或“勇”呢?这种行为就应当被认为“活该”?是否更值得人们反思社会对这种处境的“道德批评”过度呢?

回复

2014-04-26

我们可以反复追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