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高压电抢修”长期体制改革与短期经济增长如何共舞

过去十年的中央文件中,总是把“宏观调控”搁在“改革”前面。现在,本届政府眼中的政策优先度发生了变化。但现有体制积弊多年,如何改革依然是个难题。

责任编辑:邓瑾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汪乐萍

“带电操作”使决策者只能小心地选择渐进改革,而不敢一步到位。 (CFP/图)

过去十年的中央文件中,总是把“宏观调控”搁在“改革”前面。现在,本届政府眼中的政策优先度发生了变化。但现有体制积弊多年,如何改革依然是个难题。

新逻辑与旧矛盾

迄今,中国政府恪守了对经济增速“不低于7.5%左右”的容忍度,没有迹象表明政府正在酝酿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尽管一季度中国GDP增速7.4%,为2012年三季度以来的新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认为,这表明政府眼中的政策优先度发生了变化,他注意到在过去十年的中央文件中,总是把“宏观调控”搁在“改革”前面,“这背后有一个隐含假定,即经济本身不稳定,需要常态性的预调、微调和刺激”。

卢锋说,十八大以后中央强调经济发展要“稳住宏观、搞活微观”,这背后的新的逻辑是“经济有自组织功能,不是像林黛玉一样弱不禁风不扶就倒”。

当政府之手变得审慎,经济增长和波动回归于其基本面因素。

不过,在中国经济成为焦点话题的眼下,经济学家们对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分歧较大。乐观者如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还能保持8%的增速。悲观者认为中国经济面临外部环境恶化、内部人口红利结束、转型升级困难、房地产绑架、债务失控等大麻烦,前景堪忧。

长期从事开放宏观经济研究的卢锋持较为中立的观点,他认为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有坚实的规律性支撑——他的研究表明,过去13年中,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3.9倍,相对OECD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含的三十多个市场经济国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