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为何“跪留市长”

耿彦波的支持者坦言,耿到任后的前两年,大同人对他并不“感冒”。不过,当耿彦波的规划在大同不断推进时,一些当地人在城市巨变中似乎找回了曾经失落的自豪感。不过,财政紧张在大同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即使留住耿市长,这摊子也不好弄。”

责任编辑:李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市民打出“巨变离不了耿市长”的标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

耿彦波的支持者坦言,耿到任后的前两年,大同人对他并不“感冒”。不过,当耿彦波的规划在大同不断推进时,一些当地人在城市巨变中似乎找回了曾经失落的自豪感。

财政紧张在大同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即使留住耿市长,这摊子也不好弄。”

蛇年春节,山西大同民众“跪留市长”事件,在媒体中引发热议,而这一切都源自一纸调令。

2013年2月3日,55岁的耿彦波任山西省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五周年。同一天,《大同日报》头版中部左栏位置,刊登了他被山西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市委书记”考察对象的公示。大同民众以为,这个曾给他们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市长还能在大同再干五年。

但仅4天后,2月7日,耿彦波被山西省委任命为太原市委副书记。紧接着在2月8日,太原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任命耿彦波为太原市副市长,代理太原市市长。

耿彦波被调任太原的消息,并没有出现在大同本地主流媒体上,大部分大同市民没能第一时间知道耿市长即将赴任省城。

曾多次采访耿彦波的《东方周报》副总编舒泰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从大同官方得到的说法是,公示中只提到“市委书记的考察对象”,本意并不是要提任耿彦波为大同市市委书记;只是由于就地公示的原则,大同市民看到公示后产生了“耿彦波留在大同”的联想。

截至记者发稿前,官方并没有针对这次调任风波给出解释,山西省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的任前公示栏目中,也独缺2月2日有关耿彦波的公示信息。

对于不了解情况的大同民众来说,市长被调走得过于突然。一时传言四起,一场游行也在酝酿之中,最终在2月12日正月初三爆发。

挽留大游行:下跪的只是少数

从2月7日省委任命开始,一些大同人就在网上讨论怎样把市长留住。大同市民杨剑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大家在百度贴吧里约定大年初一组织一次签名活动,但因为当天参与的人太少,并没有形成影响,于是约定正月初三再次签名。

“签名挺耿”在大同并不是新鲜事。市民吴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2010年起,几乎每次这位“造城市长”陷入争议,都会有支持者组织、参加类似活动。2010年9月,耿彦波主导的大同云冈石窟保护工程因规划失当且未履行相关审批程序,被国家文物局叫停;2011年春季,耿彦波因违法违规用地被国家土地督察局约谈;市区广场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8)


lylofl1945
回复

lylofl1945

2015-07-03

我和老伴都是北京游客,今年六月“河西走廊行”。因云冈石窟云游到了大同。这是旅途计划的最后一站。未曾想被一个新型大同吸引住了。我们过去从不待见新修的仿古建筑,包括北京的前门仿古大街——感觉不到建筑诚意,反而有商业“骗钱”的味道。大同“古城建筑”不同。所有新建的的庙宇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诚心向古,佛意盎然,材料与施工诚心诚意(我们不是宗教信徒)。过去在京早已听说大同再造古城,我们不以为然,认为煤都走投无路,一届地方官员为了GDP,虚张声势,改仿古骗骗百无聊赖的旅客的钱而已。非也。是诚心改造大同市,召回大同的古老历史灵魂。不客气地说,耿某人有“帝王情节”。大同的古城改造是伟大的。我们甚至妄想北京也能回复旧建筑,旧格局。耿某人,到北京去当市长吧!老北京欢迎你。

回复

2014-11-21

民声不被重视,恶果迟早发生

回复

2014-11-14

我表示沉默!

回复

2013-03-07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集会的自由!!!

回复

2013-03-06

所有的活动都需要有组织策划,没有政府批准叫做聚众闹事,非法--- 薄市长在大连离开时,万众相送,难舍难分---几年后,又成大坏蛋,大贪官----

回复

2013-03-06

市民没少让步,希望能够进步。

回复

2013-03-06

现在的中国需要这样激进的官!

回复

2013-03-06

十年树人,百年树人,三天两早上不能早下结论。

回复

2013-03-05

好的制度是谁制定,还是人

2013-03-03

愚昧!我们需要的是好的制度!

回复

2013-03-05

度娘一下:空穴来风,未必无因[2] 空穴来风,其来有自。 【成语出处】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2013-03-02

这个误用已经变成了社会习惯了,我怀疑即使是南周的读者,是否能有一半知道“空穴来风”的原意和今意是相反的。

爱我所爱
回复

爱我所爱

2013-03-05

可见当下深得民心的官少到了什么程度?! 其实做个好官也不难哦!

初秋
回复

初秋

2013-03-05

职业游行?

回复

2013-03-05

不知大家是否有站在大同市民的角度想过。几乎全城所有的家庭都有被拆了的房子、正在拆的房子、即将拆了的房子,都有或满意或不满意的拆迁房、听过没见过的拆迁房,都有不知道何时又会到来的下一次搬家。市民心中的恐慌不安这样不知大家是否能够理解,而能解决这种恐慌的或许只有老耿。只要他在,该拆的,该建的,该改的,总会都按部就班的结束,向着一个更好的方向走去。 住在环境更好的新的住宅小区里,更加宽敞便捷的交通,整齐有序的城市规划,更加繁华的商场,多了带亲朋好友参观的旅游景点。即所谓发展。这些看似在北上广不值一提的东西对大同人来说已经足以使他们对市长怀有感恩之心。 过去几十年,大同发展得缓慢而笨拙,没完没了的开采煤,煤没了,啥都没了。人们的生活也一成不变,死气沉沉。无数各位领导来了又走,谁会记得这个小城。老耿的到来,让这个地方活起来了,有了抬头向前看的希望。鲁莽也罢,果敢也罢,传说中用别人送他的钱修路也罢。他让市民知道世上真的有愿意为他们做事的人。这一点足够让人钦佩。 有人说他们是愚民,没错,他们怎能不是愚民。还用着几十年前的可笑方法,还会被有心人利用,真可笑。怎么不可笑?这里最好的重点高中十几个班二本以上算上复读生才六百多人,好老师好学生都跑去外地工作学习,这里 的大学是以高考研率而出名。他们用看似愚笨的方法做一件几乎没有可能实现的事情,接受着全国同胞或鄙夷或探寻的调侃。如果继续默默无闻的开采煤,大同就只能默默无闻的活。没有改变,何来发展,没有发展自然就只能继续落后几十年的愚。而耿,正好是一个恰好带来些改变气象的人。如果不是耿,再来任何一个敢想敢做,不畏人情,认真做事的市长,自然是 喜闻乐见。 说到底,大同人留的不是耿拆拆,是耿有才。官场 人事 政治 游戏,普通百姓 不会玩,也玩不起,故而只能如是而已.......

回复

2013-03-05

是的,在中国做碌碌无为的官员太容易了,真正做事的官员太少了,而捕风捉影妄加评论的人太多了,正如仇和在宿迁的所作,被各种媒体不断非议,正如他自己所说,中国的事情,很多地方发展差的较大,如果都按照西方民主的方式一步步来,后起这永远没有机会,他离开了宿迁带给百姓的长远利益,至今被人民记起,包括当时被占用工资的教师们和官员

2013-03-03

不知道你就不要胡说八道,我在大同活了三十几年了,也不想去云冈石窟看看;但耿市长改造好后,我们一年就去好几趟;你知道为啥不。还有就是那3.28平方公里你知道都是什么状况吗,我告诉你,就一条大街,路又窄又脏;俩边的门面方全是大领导占据的违章建筑;没人能动了;还有就是大片的已经快五十年的平房子;你说这些难道不拆除,永远留着他吗;只有耿市长不惧怕各种干扰;把那些当官的为章建筑拆了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大同;也有了我们大同人民的今天自豪感;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拆迁户给耿市长买鞋的事,那是真实的,还有他为好几万倒闭职工办理养老保险的事;网上重来没有提到,但这也是真实的。耿市长来大同之前,大同的几百家企业几乎全倒闭了。那些职工几乎都没有养老保险;全是耿市长上任后给解决的。

回复

2013-03-05

不明就里的外地人,还以为市民拿的是市长的遗像。。。。。。

回复

2013-03-05

大同还需要继续改革下去

回复

2013-03-05

大同还需要继续改革下去

回复

2013-03-05

廉政!期待中

回复

2013-03-05

地区性

回复

2013-03-04

扯淡,作为一任父母官,他做得如此之好,习不能容他;他摆的面子,百姓不会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