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争议】精神病人该免刑责吗

精神病人应该免除刑事责任吗?正方认为伤害却不需要负刑事责任,是不公平。反方认为让精神病人负刑责也没有意义,刑罚对普通人有威慑力,但对精神病人就没有,因为后者不能预知自己行为的后果。

责任编辑:陈恺辰 蔡军剑 实习生 徐菲

日前,一段视频被广泛传播。画面显示,2015年5月4日,一个男孩正在街边扫地,突然一男子冲上来,一脚踢倒小孩,随后反复踩踏孩子头部、面部,并用扫帚击打。官方证实,打人者为陕西省洛川县王某,患有精神分裂症,有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西安精神病卫生中心、第四军医大学等医疗机构的诊治资料。目前,王某被洛川县公安局刑事拘留。舆论中有一类呼声,要求严刑惩罚实施伤害的精神病人。问题来了,精神病人应该免除刑事责任吗?

 

正方:

精神病人实施杀人、伤害却不需要负刑事责任,是不公平的。法律就应该奉行后果主义的原则,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精神病人杀人不用负刑责,那普通人醉酒后神志不清,像精神病人一样,然后杀人是否也不应负刑责?另外,如果精神病人不用负刑责,普通人杀精神病人是否也不用负刑责?

反方:

其一,普通人是理性的,有自由意志的,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精神病人不具备这个前提,所以没有行为能力,这是精神病人杀普通人不用负刑责但反过来不行的法理基础。其二,让精神病人负刑责也没有意义,刑罚对普通人有威慑力,但对精神病人就没有,因为后者不能预知自己行为的后果。其三,精神病人不用负刑责,也是文明与人道主义的体现。

正方:

智商低的人常常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许多人在盛怒的时候也根本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自负其责的规则,本来就不需要建立在认识到自己行为后果的基础上。如果精神病人杀人不用负刑责,那搞到一张精神病的诊断书就等于得到了一张杀人执照。奸邪之徒搞张精神病诊断书就可以凌驾于社会规则之上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反方

精神病人不用负刑责,并不意味着放纵精神病人为害社会。2015年最高检工作报告介绍,2014年“对1453名实施暴力危害社会、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遭受精神病人伤害的普通人,是可以向他们的监护人主张民事赔偿的,并非得不到任何救济与损害赔偿。精神病人伤人也是小概率事件,普通人不必太担心。

正方:

根据上海检察院“适用强制医疗程序研究”课题组,中国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人,有暴力倾向的有10%,相当于160万人有暴力倾向;最近每年精神病人实施的刑事犯罪案件超过1万起,其中30%是杀人、伤害等严重暴力案件,平均每名被监管的精神病患者杀死1.85人,最多的杀死70余人。政府强制收容能力严重不足,普通人只能自求多福?

反方:

普通人必须在自由与安全之间做出权衡。2012年上海卫生局曾颁布规章,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等行为异常人员将成为疑似精神病患。如果强化政府收治,普通人“被精神病”的概率也会上升。其实,政府即使仅仅把有暴力倾向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收治是也不现实的,对纳税人来说是巨额负担。现实一点,别指望一个没有任何风险的社会。

 

【点评者说】要政府强制收治所有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除了财政上不可行之外,在实践上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些人平时好好的,但突然发精神病;有些精神病人平时好好的,看不出有任何暴力倾向,但突然就狂性大发,没法事先收治。总有无辜的人碰上了。马航失联航班迄今泥牛入海无消息,那些旅客又有何辜?在生活中,你没有做错任何事,也会碰上风险,任何事后的补偿也不足以让你回到过去。不过好在是小概率事件,平时不必介怀,该吃就吃,该睡就睡,神经粗一点就行啦。

网络编辑:佳凝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回复

2015-12-20

经济再发达文明再高度发展的社会也会有变态和精神病,难道就让老百姓暴露在这样的危险之中?还小概率事件,无语!

回复

2015-12-15

反过来说,同罪同罚,对整个社会的害处又在哪里?

2015-12-15

别的管不了,只要在法律责任问题上,让精神病人跟普通人承担同等刑事责任就行了,同样的罪行,你对他轻判,对整个社会的益处在哪里?

回复

2015-12-15

别的管不了,只要在法律责任问题上,让精神病人跟普通人承担同等刑事责任就行了,同样的罪行,你对他轻判,对整个社会的益处在哪里?

回复

2015-12-09

本人亲自接触过几起精神病人伤人事件,我发现,一是这几个精神病人的诊断是明确的,但其他精神病人的诊断就难保无误;二是这几个精神病人在伤害他人时,并不是毫无原因,分别是对方下象棋赢了他,对方的语言使他不快,对方是弱势女性易占便宜;第三,精神病人感觉对方有能力不易欺负时,也会知难而退。

回复

2015-09-18

“不过好在是小概率事件,平时不必介怀,该吃就吃,该睡就睡,神经粗一点就行啦。”作为结束语,令人哭笑不得!大跌眼镜!

2015-05-19

作为一个客观的看客,仅仅是对这篇文章做出评价的话,只能说不咋的。一家权威报纸的专业评论团队在评论一个社会热门话题时,几乎所有的论据都没有指向论点和标题本身。在正反方互相攻击的过程中都突出了太多的漏洞,并且双方都在不断地转移话题、盲目扩大论据内容和错误的因果倒推。尤其是在最后阐述论点的时候和本文的标题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明明标题的内容是关于精神病患者是否应该为自己的暴力行为负责,但最后给出的总结居然是说社会很危险。只能说报纸为了尽快引用社会热点话题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而没有经过周密的准备,的确是一大败笔。 真心醉了

回复

2015-05-19

作为一个客观的看客,仅仅是对这篇文章做出评价的话,只能说不咋的。一家权威报纸的专业评论团队在评论一个社会热门话题时,几乎所有的论据都没有指向论点和标题本身。在正反方互相攻击的过程中都突出了太多的漏洞,并且双方都在不断地转移话题、盲目扩大论据内容和错误的因果倒推。尤其是在最后阐述论点的时候和本文的标题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明明标题的内容是关于精神病患者是否应该为自己的暴力行为负责,但最后给出的总结居然是说社会很危险。只能说报纸为了尽快引用社会热点话题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而没有经过周密的准备,的确是一大败笔。 真心醉了

lwtz
回复

lwtz

2015-05-16

反方很精彩,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