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斗士”任中敏先生

任先生说过:“要敢于争鸣——枪对枪,刀对刀,两刀相撞,铿然有声。”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位真正的战士。勇于争鸣,敢于战斗。

责任编辑:刘小磊

看着任先生的遗迹,仿佛遥望先生远逝的身影,一幅画面浮出:个头不高,深度镜片,中装,呢帽,挥拳呼喊,“扬州人不是豆腐”“要抬得起头,过得了江”,声如洪钟。图为任中敏(1897-1991),著名词曲学家、戏曲理论家、敦煌学家。原名讷,曾用笔名二北、半塘。江苏省扬州市人。 (作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2月12日《南方周末》)

任先生说过:“要敢于争鸣——枪对枪,刀对刀,两刀相撞,铿然有声。”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位真正的战士。勇于争鸣,敢于战斗。

董理庋藏,得任中敏先生书信一通,其内容大致痛斥所居环境,而附言数句,诚挚动人。附言形式亦特别,粘八分邮票于纸上,希望对方寄回所需资料,并以钢笔书写附言云:“我脑贫血已十分严重!惟望最后一稿《敦煌歌辞总编》明春可以出版,过此便无留恋,可以撒手去矣!”任先生时年89岁。89岁的老人,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学术事业,学术是生命,学术结束,生命方可结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看着先生的遗迹,仿佛遥望任先生远逝的身影,一幅画面浮出:个头不高,深度镜片,中装,呢帽,挥拳呼喊,“扬州人不是豆腐”“要抬得起头,过得了江”,声如洪钟。“过江”在旧式扬州学者那里有特殊意义,扬州地处长江北岸,国民政府首都在南京,能有建树,过长江,到南京的人,非等闲之辈。卞孝萱先生曾对我说,学问不能妄自尊大,有些人是过不了江的,并勉励我要做过江学者、传世学问。

任中敏先生性格刚烈、倔强,俨然一位“斗士”。朱自清概括其为“憨”,他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曾介绍这位同乡同学:“我的朋友任中敏二北先生,办了这么多年汉民中学,不管人家理会不理会,难道还不够‘憨’的!”

披荆斩棘:从“二北”到“半塘”

先生名讷,字中敏,以字行,扬州人。1918年,22岁的任中敏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遇词曲大师吴梅。吴梅被誉为“曲学之明辨章得失,明示条例,成一家之言,领后来先路”的一代宗师,也是把通俗文学引入大学讲堂的第一人。吴梅对任中敏分外赏识,任先生亦专意于词曲,后遂寓居苏州吴梅家,历时两年,尽读奢摩他室词曲珍本。这是任中敏学术生涯的积累和起步期,由此,他开始了九十五年岁月中的第一个学术阶段:建立“任氏散曲学”。厚积而发,1923年到1930年前后,任先生迎来了学术上的首个丰收期。

凤凰出版社新出“任中敏文集”之《唐声诗》

1924年,以奢摩他室录得的大量资料,并学习心得,整理成《读曲概录》。1925年,编出第一部见于出版的元曲选本《荡气回肠曲》,署名王悠然(即夫人王志渊笔名);编辑《元名家散曲六种》《元曲三百首》。1930年,编著《新曲苑》三十四种。1931年,编著《散曲丛刊》十五种,正式提出“散曲学”的概念。《散曲丛刊》与《新曲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中一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