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思想资源与西方理论

我常常想,为何近代的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大量学科的文献中,几乎看不到一个中国传统人物的名字?

责任编辑:蔡军剑

人们应该精细地研究本土的案例,并批判性地看待西方社会科学的概念。应该留意华人人文及社会现象的独特性,并试着提出有别于西方的理论建构

我个人相当留意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但是我也常想到,所谓西方,往往是指近代的西欧、北美,所谓西方的社会科学概念,往往是从这些地区的经验所发展出来的理论,本身有相当的局限性,同时也了解到,借由对本土的深入研究,可以提出对西方主流社会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的挑战。已故 考 古 学 家 张 光 直(1931-2001)先生在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应跻身世界主流》一文中,便提出这样的看法。最常被引来支持这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回复

2009-05-30

由于张灏先生所言的五四的两歧性,中国啊实际上一自直在走一条以西方为模板的路子.

回复

2009-05-29

差异当然有,但我认为重要的是在承认差异基础上的统合,而非止步于门户之见 另外,“本土的”之类的说法挺能哄人的

回复

2009-05-29

大陆早已经是毛学为体、马学为用了。并美其名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回复

2009-05-29

非常同意老师的观点,但我觉得真正建立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需全体中华儿女努力!我愿为着做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