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需要民主吗

“民主”是万应灵丹,适用于教育和学术?我们是否应该给那些已经牺牲了自己很多研究时间的校长系主任更多的管理时间,以制定更长远的规划?

责任编辑:蔡军剑

“民主”是万应灵丹,适用于教育和学术?

近日大学之中,习惯将校长(而非校党委)负责的那部分称为“学校行政”。我猜这可能是从各级政府那边转移过来的套话,以明确党、政之分工。但大学校长所管理的是否学校的“行政”,或仅仅是“行政”,似乎也还有斟酌的余地 (通常校长管全面,分管副校长才管行政)。这一稍带随意的表述,反映出我们的学术教育机构常向政府看齐,在思维和行为习惯方面,都相当行政化。

我们平常爱说“与国际接轨”,到制定规则之时,又多强调“中国特色”。好些人都把这种对“特色”的强调视为在“接轨”方面打折扣,其实我们在有些方面已比“国际”有过之而无不及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就是,一般都说我们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回复

2010-04-18

咱可以继续学术专制的——学术专制然后鬼画符的论文漫天飞——然后纸张需求增加——然后砍树、进口“优质”木浆(居然用优质木浆来贡献垃圾论文?好循环!好循环!)——然后沙尘暴——然后种树——经济不就是挖个坑再填起来式的贡献增长的么!好好好好好!

回复

2009-10-09

近代中国,“民主”和“科学”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人们追求的“民主”到底追求的是个什么东西呢?说白了,说到底就是个“自由”的东西,所以我们别在讲什么民主了!都是骗人的!学术需要的是自由,“民主”这个词有种少数服从多数的的意味在里面,学术不能少数服从多数,没有商量的余地,是什么就是什么,要讲事实!搞学术需要象罗老师这样的“学霸”,搞学术不需要民主!

回复

2009-10-09

近代中国,“民主”和“科学”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人们追求的“民主”到底追求的是个什么东西呢?说白了,说到底就是个“自由”的东西,所以我们别在讲什么民主了!都是骗人的!学术需要的是自由,“民主”这个词有种少数服从多数的的意味在里面,学术不能少数服从多数,没有商量的余地,是什么就是什么,要讲事实!搞学术需要象罗老师这样的“学霸”,搞学术不需要民主!

回复

2009-03-26

关于罗志田教授的那篇先前写过一段,但是自己删了。大意是罗所谈仅是校长任期制的利弊与对教育和学术行政化的质疑,任期制并不能等同与民主,校长任期制也不能等同学术民主化,用“学术需要民主吗”的标题不很恰当。不过还是决定多看几遍。极大的可能是自己孤陋了。

回复

2009-03-22

很多年前,我就有了这么一个观点:中国教育的失败关键在于学校的行政体制,而教育的出路也在于这种行政体制的打破,还学校的"校长"以本来的面目,让他们能取天时地利人和之大势而在学术、教育方面去挥洒自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在中国的各类学校中尤其是大学中取消党委.我绝对不是反对党的领导!我的意思是,大学里可以有党的组织(当然包括这个组织的负责人),但是它只是一个政治组织(如同一切政治组织一样,它可以有它的组织生活,成员可以去宣传它的主张和信仰),而不应该赋予这个组织相应的行政权力,更不应该设置一个与校长同级同别的党委书记. 中国军队战无不胜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世界上世界独一无二的党支部设到连一级的军政合一体制.这是一个被历史所证明的结论.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但是把军队这个模式简单地复制到学校里,却未必是学校和教育之幸.我想说的是,大学接受党的领导这一点不容动摇.但是,领导的方式却不一定是非在学校以校长为首的"管理当局"傍边设立一个党委会.

回复

2009-03-21

正因为在大学管理层面盲目引入了“民主”,所以校长的任期偏短,这又容易逼迫着大学校长忽略学校的长远建设,而只顾得那些立竿见影的“政绩”工程,比如建大楼、人才流动。而“建大楼”、“人才流动”这两样的工作,实在又有许多弊端与不完善之处,罗教授又对此进行了批评。 由此观之,罗教授的观点与逻辑,实在是十分明朗、清晰的。文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维绕“校长任期民主化”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不知诸位网友,为何难以体察?若一时不能体察,也可以静心思索,或求教于他人。何必急于拿一些不堪入耳的话来污染网络空间呢?

回复

2009-03-21

楼上的多位网友,对"民主"的理念恐怕存在很多偏差.尤其是shangguandiqing网友,你所理解的“民主”,实际上仅仅是"科学决策”、“合理决策”、“广泛听取民意”而已,远非"民主"的核心内涵.须知,民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涵,乃是(被选举的)领导者任期必须有限,不可无限期连任,此项现定意在防止权力被壟斷,以确保人人皆有担任公职的平等机会。 “人人皆有担任公职的平等机会”这一理念,也正是古希腊的民主的核心精神之一.在古希腊雅典城邦,政府的实行工作集中于“五百人议事会”(the Council of Five Hundred)。此“议事会”每天皆用抽签的方法,选定一位轮职主席,而且任何雅典人在其整个一生中,都不能荣任此职务多于一天。 因而,今日中国的“大学校长连任不过两届”的规定,显然是效法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鲜明的例子。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西方人只将此制度应用于政治实践之中,并未推广至大学管理层面。西方大学的校长,向来也并不遵循此种民主规则。有鉴于此,罗志田教授才会讽刺中国人学民主学得有些畸形,总爱在不该用民主的地方使用民主。

回复

2009-03-21

不知所云。把教育界的人事管理和学术混为一谈,什么民主不民主的都是牛唇恰对马嘴。这位先生写此文是给他的校长看的吧?

回复

2009-03-21

说的相当有道理!一针见血!

回复

2009-03-20

不知道老罗您是啥逻辑,转的有些快,您这“民主”恐怕是代表了所谓了所有的现代政治理念和形式吧,包括校长的任期制在内,在下学识粗浅,理解不了。

回复

2009-03-20

大学盖房子给教授办公是需要,可建豪华大门就叫人生气!

回复

2009-03-20

没看懂罗教授的观点,或者罗教授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自己要说什么。

回复

2009-03-20

老子认为:讲民主前,先讲自由,讲自由同时也讲责任。学术根本不需要所谓的民主,学术需要的是自由、理解和宽容。

回复

2009-03-20

民主,本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要听取足够多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要有这些利益相关者们足够多和深入的讨论和辩论,以及最终的投票决定。重在决策的过程,而不是西方的总统连任几届,我们的大学校长的任期问题也不加消化和思考的照搬过来。就是说,罗老师提出的不是要不要民主的问题,而是什么是民主,如何民主的问题。从这个问题上,也恰好证明了我们多么迫切的需要民主,多么需要更多更深地去学习民主,演练民主。 简单的,事关全校师生的利益的一些决定决策,校长们,行政人员们,你们在拍板前能不能听取足够多的师生的意见呢?能不能减少一些暗箱操作和走过场走形式呢?能不能多一些为师生服务的心,而不是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父母官,对师生颐指气使呢? 还有,校长连任问题,我认为是大学的管理问题,和学术的关系不大。 觉得在写这篇文章时,罗老师您脑子不是很清楚。

回复

2009-03-20

罗教授,您是不是就把“校长的连任问题”等同于“民主”了?您有偷换概念的嫌疑。就事论事好一些,这么短的一篇文章,只讨论校长连任多久合适,如何选举校长,比较好一些。标题“学术需要民主么?”和结论部分对民主的发问,本人认为帽子太大了,不适合。 此外,单单就‘学术需要民主么?’这样的问题,以及“校长连任问题”,我认为,需要民主。校长能够连任多久,也可以用民主讨论投票的方式解决。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真的理解了民主的内核了么?该如何学习民主?如何操作?您看您都说了,“如今我们很多大学都仿效美国总统的方式,校长只能连任一届”,我们只是在模仿形式,没有仔细地琢磨和辩论为何只连任一届,或者连任多久合适,或者又依据具体的人选和具体的学校来自主决定。 还有,很多大学校长直接由教育部还是中共组织部任命,这合适不合适呢?大学有多少自治的权力呢?教育部和中共组织部的手要不要伸那么长呢?校长候选人们要不要竞选一下,要不要全体师生投票呢?

回复

2009-03-19

记得我们上学时候,那是说我们伟大的祖国多么的强大。多么的在政治上先进。然而,80后的我们工作5年后,发现,真是被强奸了一样。骗人。我们不是劣等民族,不是落后民族,我们有知识。我们渴望我们的民族真正的伟大起来。 我在想,民主这个顶不错的名词和事物,实践,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每年有百万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到2008年更是达到了近600万,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中国产生了近3000万的大学毕业生,这是伟大的群体。他们很可怜?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受过基本的民主训练。孙中山。陈独秀。这些人在渴望民主时代的到来。那个时代。中国的教育落后,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少之又少。可是,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的教育已经很是发达了,而且这样伟大的盛世时代,难道民主就能被扼杀?千年来的政治规则和游戏就不能改观。 这是为什么? 21世纪的造反者 革新者 红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