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暖冬遇上滑雪热:“没有雪,一切无从谈起”
全球雪场都因气候变暖面临雪荒危机,低海拔滑雪地区受到的打击最大,“世界各地的滑雪胜地都处于危险之中”。 往年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的天然雪和人造雪比例能达到对半,但受气温、湿度等条件影响,这个雪季接近八成的积雪都出自人工,人造雪量比往年增加近三成。 在梅花山国际滑雪场,一平方公里土地上,造30公分积雪约需5个水立方泳池的蓄水量。用55台造雪机造6000立方米的雪,耗电相当于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用电量的25倍。 采用环保制冷剂,实现高温环境下造雪,是未来人工造雪技术提升的重要方向。 -
网红狐狸死在雪地:应让禁止随意投喂成为普遍共识 | 快评
人类无论是饲养还是驯化动物,其都遵循着一定的“操作规程”,需要照顾动物的生存习惯与生活习性。而无论是投喂、饲养还是放生,都离不开“科学”这个前缀词,这也是人与动物相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广州市野生动物放生管理规定》是国内首部规范放生的法律法规,而面对仍然高发的游客投喂行为,立法予以明确禁止也是值得公权力认真考虑的。 -
“用刀教子”终酿悲剧:“吓唬式教育”是危险的边缘游戏
在吓唬场景中,双方实际上是在压力甚至危险的边缘地带进行试探、博弈,显现的是制服与反制服的拉锯。而这种吓唬由于缺乏实招的供给,终究有“黔驴技穷”的一刻,反而令父母的权威旁落。有一个这样的案例:母亲吓唬要将不听从自己命令的孩子“赶出门外”,在冰天雪地里受冻,但孩子很犟,立马照做,结果母亲只能妥协。 -
01:29
嵩山雪景
在少林寺,武僧们在雪地中锤炼武技,仿佛武侠再现。 -
01:35
滑雪从娃抓起
出生2个月就跟着爸妈去长白山,不到2岁就站在雪板上,5岁成为爸爸的第二个学生,妈妈的小师弟,这个小萌娃不断跌倒、爬起,不叫不哭,一天一天在雪地上成长。 -
01:11
“雪地策马”女副县长
-
“雪地策马”女副县长:直播是有政治风险的
直播间里有很多铁粉,我一开播他们就守着我,给我点赞,主动做起直播间里的场控。生活中的朋友没有一个能做到,甚至包括我的家人都做不到。 “县里从40种农产品中严选出了二十多种,希望我全部都带上,但我最后坚持只卖5种农产品。我愿意做桥梁和纽带把新疆好的产品传递出去,但在直播间里我也代表我自己,我是把我的东西卖给我的粉丝,要对粉丝负责。” -
年味满家国
北方仍然冰天雪地,南方已是春意盎然。从南往北,春对冬的接管,正在悄然推进。春在枝头,在草尖,在花蕾,在你的眉梢与心间。祝你新年快乐!愿你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
大家小说 | 雪地上的脚印
“你怎么知道我去找你?没有人看见我啊。” -
走!一起去中国“极地”见大世面
零下40摄氏度 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还是这样的? 这么冷的天 是不是只想 在家里抱着暖气 钻进被窝不出来 当你看到这篇推文 我猜你一定很想了解 零下40℃的地方长什么样 零下40℃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在我国版图上 “东极”“北极”“冷极” 是三个独具特色的“极地” 分别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市 黑龙江省漠河市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 你没看错 黑龙江就是这么大 黑龙江就是这么冷 新华社记者这就带你 走走“寒极” 看看大片 冻梨 冻柿子 冻猪蹄 冻龙虾 冻大鱼 ……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东极”鱼市上 1.8米的大高个儿 竟然是条鱼 以前用“网”捕鱼 现在靠“网”卖鱼 直播卖鱼的“网红”老板谢天宇 一天能卖500条 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 …… 上百种鱼任你选 在“东极”抚远 气温低达零下20多摄氏度 快递小哥贲广雨全副武装 只露出一双眼睛 他走街串户送快递 赶上偏僻小村山路崎岖 既没地标也没路灯 难免走不少冤枉路 有时候为了一个快递 就要跑半个多小时 但在他看来 人们网购越多 说明日子过得更好 “快递在,就是责任在!” 在“东极”这片有爱的土地上 王鸿峰和李朝走出了板房 他们是抚远市黑瞎子岛 边境检查站的见习民警 负责过往车辆安检和巡逻 他们还有一位“战友” 警犬“黑乔巴” 不管天寒地冻 还是冰风雨雪 每天他们都一起巡逻 不曾退缩 不曾动摇 因为 他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都写着“忠诚” 在“北极”漠河市 有我国最北的一所希望小学 位于北红村的北红小学 这里只有两位老师 两个年级 7个学生 教师王忠雷是个“80后” 今年是他在这里的第11个年头 他刚来的时候 村里不通水,也没有电 尽管王忠雷早有心理准备 但眼前的困难 还是远超他的想象 不过,看着许多学生 给他从家里拎水 看着孩子们冬天 在雪地里踩出的小脚印 王忠雷不想走了 他不仅教了一届又一届学生 还把妻子于晶请来当 语文老师 如今就连他的父母和儿子 也成了北红村“村民” “希望小学播撒希望之光 不会把任何角落遗忘” 北红村 是我国最北村庄 在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里 这里的扶贫干部 也一刻都停不下来 驻村“第一书记”周广新 来到李进山大爷家 看看炉子烧得热不热 问问他的病好没好 嘘寒问暖间 小屋里又多了几分暖意 为了早日脱贫致富 北红村重点发展旅游产业 把原来的俄式木刻楞房 精心装点成俄式简餐厅 正等着开门迎客 发展旅游 首先要整治农村环境 夏天 村里召集大家伙儿 出街打扫卫生 做一个工能挣105元 62岁老人刘桂英 满打满算 一年出了108个工 工资一万多元 成了全村“出工首富” 吃上了“旅游饭” 李桂英高兴得合不拢嘴 腊八节前夕 刘桂英煮了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 端给扶贫干部一起分享 这粥里有温度 有喜悦 更有深深的谢意 “粥甜,心里更甜” 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干部们 袒露心声: “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