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限塑令”要来了,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6月初的巴黎,每天晚上9~10点才会看到落日余晖,漫长的“白天”伴随每天都延时的谈判。而会场提供的一次性纸杯也与会议主题形成对比,摆脱一次性用品就像大会胶着的进程一样,道阻且长。 -
中国拒收“洋垃圾”后,他们去国外处理垃圾
中国固废行业历经了螺旋式发展:早年企业从国外学技术,然后在国内“打怪升级”提高技术,再出海参与竞争;如今加持了国外的环保理念和管理经验,许多企业又将目光回收:随着“限塑令”、垃圾分类的推进,国内回收市场仍然是一块“大蛋糕”。 出海经验也让国内企业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如果要加大回收效率,需要回归产品源头,优化上游设计,“在生产的时候就考虑未来怎么回收”。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28日《南方周末》) -
“无需餐具”还是送,餐盒循环嫌麻烦:外卖限塑,难在哪?|“塑”战
有商家在外卖订单高峰期,无暇看订单上有没有勾选“无需餐具”,就统一配送餐具。还有商户为图方便,提前把餐具放在了包装袋里,嫌麻烦也就没有取出来。 即便将全球的PLA供给中国,也只能满足国内可降解塑料餐具市场的零头。 “可降解是一个选项,但不是包治百病。如果能让现有的一次性塑料做到可回收、可循环利用,将是另一条缓解白色污染的路径。” 学生们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尚未完全转变。“还是因为方便,用完就可以扔,也有学生不喜欢用别人用过的餐盒。” (本文首发于2020年11月5日《南方周末》) -
新全国“限塑令”出台,各地跟进地方版,谁加码了? | “塑”战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又称新“限塑令”,针对多种塑料制品,提出2020、2022、2025年三个阶段的要求。截至10月,南方周末搜索发现,28省(直辖市、自治区)已发布地方版“限塑令”,北京安徽湖南尚未发布。 那么,谁加码了? -
不只禁吸管,“塑”战倒计时:有人疯狂,有人观望 | “塑”战
“这全都是我们为明年年初囤的货,加上我们在深圳的工厂,现在储备了1000万支纸吸管,还准备每天从正常生产里挤一点(产能),再囤2000万支。”江塨汉踌躇满志,准备着奇货可居。“预计明年年初政策一落实,商家加价估计都拿不到货。” 许多饿了么平台的外卖商家们似乎对新“限塑令”不太上心。“他们觉得,如果替代品还没出现或者买都买不到,政府是不会禁我的。” (本文首发于2020年10月29日《南方周末》) -
纸吸管,全面登场倒计时?| “塑”战
“限塑”是件很困难的事,然而随着“限塑令”落实,大街小巷的茶饮、咖啡店或将拥抱纸吸管。 -
“限塑令”升级,固废法修订:从吸管开始,告别“一次性消费文化”
经历一波波国外禁令冲击,有的企业早已布局转型,有的只能被动接受。新“限塑令”公布的第二天,钟南山院士宣布新冠肺炎“人传人”,疫情耽搁了新“限塑令”的传达。 新固废法还增设了信息公开条款,要求商场、电商和外卖快递企业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况。 “核心的问题是一次性用品和一次性的消费文化”,不改变这点而仅寻求材料替代,不管可降解与否,还是非塑料材质,根本上只是“把一种一次性变成另外一种一次性”。 (本文首发于2020年5月14日《南方周末》) -
官宣!限塑令升级!你的购物袋、外卖、快递……都会受影响
今天,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
十年之后 塑料处处有,“限塑”怎么走
以前的限塑令,对减少生产和使用者既没有奖励让其心动,也没有罚到让其心痛。 -
“限塑令”成强弩之末?
调研报告称,3个城市平均而言,63%的连锁超市坚持对塑料袋执行收费,其他商户中比例只有26%,而农贸市场几乎成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