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开拓者乐黛云:“与时俱进,但绝不随风起舞”
“也许我在未来十年,会开始写写我的‘负面人生’吧。”2021年5月9日,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特地主办的乐黛云新书研读会上,这位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人、北大中文系教授曾朗声宣告,未来她的个人书写或许会触碰到回忆里最真切的部分。这位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学者,在人生的后半程始终怀揣着“未完成感”。 当时在座听众的期待,在2024年7月27日凌晨画上了一个句号。就在巴黎奥运会拉开帷幕的同一个清晨,乐黛云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在对乐黛云的生平介绍里,最常提到的莫过于她是1970年代北大恢复招收留学生后第一批教留学生“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师之一,且在开拓比较文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推动“跨文化对话”上成就斐然,与学者汤一介伉俪情深。而她对“欧洲中心论”“东风压倒西风”和“东方中心主义”的批评,“革命青年”的经历,学术思想的转折,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对新知的求索,以及不沉湎于苦难亦不掩藏傲骨的个性,外界知之不多。 不过,乐黛云的许多学生和友人都深受她的感召:“历史的回忆当然重要。但她不会陷在其中,她身上有一股力量。”对今天的很多背负生活压力、习惯向内收缩的年轻人来说,乐黛云的乐观和坚韧太宝贵。 与我们采访她的2021年相比,当前的世界局势越发波谲云诡。能够看到东西方思想各自的根源和光亮所在,并极力促成相互对话,更是这个时代值得珍存的价值取向。 “与时俱进,但绝不随风起舞”,这是晚年乐黛云的自我评价。她“能将真实的生命经验纵身入时代的洪流,在这一试金石上检视自身成色,留下此在的痕迹”,这也是我们重发此文纪念她的原因。 本文原发表于2021年6月。 -
处女作的复兴:青年导演崛起了吗?
它们所彰显出的问题意识与情感表达已然与上一代电影人形成了巨大的差异,标志着1980年代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渐渐形成了新的电影语言和叙事模式。 与上一代艺术片导演“出走”家乡的欲望相比,年轻一代的导演在创作上纷纷选择了“回归”,他们试图在家乡的风物和方言的韵律中寻找自我,这或许也是一种后全球化和城市化时代的集体症候。 -
张莉谈女性文学阅读与写作: “一个新的女性写作时代正在到来”
毕竟历史上经典作品那么多,也不一定都有女性意识,我们大可不必画地为牢。所以要学会审慎地阅读,要做不容易被说服的读者,要成为有主体性、有判断力的读者。当这样的读者越来越多,读者的女性意识会反过来影响创作者们的创作。 现在写女性成长历程的作品很多,但如当年那样尖锐而深具问题意识的作品却是稀少的,文学影响力也有限。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22日《南方周末》) -
李竞恒:四本读完就想推荐的历史著作
颜元一生反朱熹,甚至读《朱子语类》发现朱熹腰痛,说是读书多了所以遗精,身体不好。颜元懂医书,尤其重视身体,问题意识和朱学对着干,但却一生没能跳出朱熹的窠臼。 -
N号房事件两周年回顾:数码性犯罪曝光后
在韩国社会,“色片”已经不是“色情视频”的缩略语,而是某些人的受害记录。有时会觉得,是不是因为社会对此一直缺乏应有的问题意识,才造成了像今天这样数码性犯罪横行的局面呢?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24日《南方周末》) -
影像如何捍卫我们的记忆?丨文化原创榜·电影
☆年度电影:空缺 ★评选理由:2021年的中国院线电影整体不尽如人意。尽管总票房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但其中超过五分之一来自《你好,李焕英》和《长津湖》这两部电影。有不少新上映的电影其实是疫情暴发前拍摄完成的,疫情对中国电影行业的真实影响或许尚未充分展现。面对全球性的行业危机,中国电影人陷入了追求“爆款”的创作窠臼,商业电影套路化严重,艺术电影创作力衰退,电影作品缺乏深耕细作的耐性以及回应现实的勇气。电影评论在“女性”“现实”“阶级”“民族”等词汇的包裹下,陷入了话语与概念的纠缠,缺少真正的问题意识。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
【专栏】锤子和钉子(2)
如果你想钉一个钉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是锤子。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如果你心中专注于你想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你所看到的东西就会呈现出以往你没有看到的一面。 -
【研究】燃起对研究的激情
研究没有明确的问题描述,也不一定存在正确答案。事实上,寻找一个好的问题,正是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一部分。你也可以把研究看成是一种游戏,规则由你来制定,但这些规则和结果必须有意义。这也正是研究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