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制约,中国油气开发走向更广阔深海
从海南东方大田机场出发,乘直升飞机飞行大约50分钟便抵达位于莺歌海海域的“南海七号”钻井平台。这个矗立深海的“钢铁巨人”正把油气源源不断地发掘出来。 打开舱门,一股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数十位身着橙色工服的工作人员正顶着烈日、围着一个大型的黄色装备作业。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采油树,技术人员正在对其进行最后下水前的检查作业。”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总工程师刘书杰介绍,水下采油树是海洋油气水下生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水下油气井生产管柱的基础,具备安全隔离储油层、保证井下作业安全等功能。 长期以来,全球仅有5家欧美企业掌握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建造技术,导致相关设备采办周期长、价格高、维保难,制约着我国海洋石油自主迈向深水的步伐。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01:25
视频|“大国重器”天津起运 赴墨西哥湾实施作业
近日,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升式钻井平台“TZ301-1”,在位于渤海岸边的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太重临港基地发运。“TZ301-1”是太重在海洋装备领域的首台大型产品,也是天津市首台整装发运的海上石油钻井设备。这座填补了天津和国家多项海工制造领域空白的“大国重器”,通过国产化,能够节省30%的制造成本。 它将由半潜船拖运至墨西哥湾进行作业服务。 -
“流动的国土”在南海
大型深水设备被海洋油气业界称为“流动的国土”。在南中国海领海争议正烈之际,981钻井平台的南海开钻,现实与象征意义同等重要:“9”代表钻井船,“8”代表深水,而“1”,则代表这是迈向深水油气资源的第一步。 -
俄石油钻井平台沉没
俄罗斯远东鄂霍次克海域12月18日发生“克拉”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沉没事故,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49人失踪,另有14人获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12月18日责成有关部门对“克拉”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沉没事故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俄事故调查委员会说,对钻井平台进行牵引作业时违反安全条例以及忽视当时的恶劣天气条件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中海油同意康菲封堵方案
9月12日,中国海油宣布,已经对康菲中国的泄压方案和封堵方案进行了批复。在泄压方案中,康菲中国将开启部分井从地层中排液,以减轻地层压力。该方案将被逐步实施。在封堵方案中,作业者将在B和C平台区域对6口井进行钻井和其他相关作业,作为封堵溢油源的进一步措施。 -
胜利油田钻井平台倾斜
9月7日23时,东海海域的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作业3号平台发生倾斜45度事故,平台上36人遇险,交通运输部正全力组织营救。胜利油田管理局方面介绍,目前,作业平台油井阀门已关闭,平台保持稳定,平台上34人暂时无生命危险。 -
墨西哥湾石油平台爆炸
美国海岸警卫队9月2日证实,在4月发生爆炸的“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西侧,墨西哥湾又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迄今造成1人受伤。该平台隶属美国的“海洋能源公司”(Mariner Energy)。爆炸现场发现约一英里长的薄层浮油,目前正在评估泄漏的具体情况。 -
美国清理油井泄漏原油
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处海面的一座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火势持续大约36小时后,平台沉入墨西哥湾,其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造成大面积原油污染。美国海岸警卫队估计油井每日泄漏原油达到5000桶。 -
美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爆炸
4月21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处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1人失踪、7人重伤。目前钻井平台已严重倾斜超过70度,随时可能倾覆入海。